遠景基金會

  • 楊志恆(Chih-heng Yang)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
Published 2022/05/13

「北約東擴」趨勢下「印太戰略聯盟」之鞏固與成長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促使「北約東擴」與團結

(一)芬蘭、瑞典積極考慮加入「北約」

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蒲亭(Vladimir Putin)目的是要烏克蘭不加入北約並中立化,但戰爭進展不順利,4月9日蒲亭決定改變計畫,任命大將德沃爾尼科夫(Alexander Dvornikov)指揮,將重點放在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並計劃在5月9日完成征服目標。4月25日,3艘北約軍艦抵達芬蘭西南部港口城市土庫,與芬蘭海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芬蘭受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緊張局勢影響,正考慮加入由美國領導的北約之可能性,芬蘭總理馬林(Sanna Marin)4月13日表示,將在未來幾週就是否申請加入北約做出決定。芬蘭與鄰國瑞典是北約的親密夥伴,但一直不願加入北約,但俄羅斯軍隊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瑞典打破中立國地位運送武器給烏克蘭。瑞典反對加入北約的重要原因是要跟芬蘭堅決地站在同一陣線,兩國基於區域安全與歷史上的淵源,決定要站在一起,以不加入北約維護波羅的海區域的穩定與歐洲安全,因此,芬蘭是否加入北約對瑞典有非常重大的影響。若是芬蘭加入北約,有60%的瑞典人認為瑞典應加入北約,反對的人只剩15%。瑞典國內各政黨雖然看法不同,但共識是不應將加入北約議題作為選舉籌碼,大敵當前,須共同面對危機,並找出對瑞典國家安全最好的路。芬蘭與瑞典的民心也起了重大變化,3月底芬蘭最新民調顯示,將近62%的受訪者支持加入北約,相較於過去幾十年的20%至25%支持度,幾乎暴增2倍多。瑞典民調也出現大幅支持加入北約的聲浪,約有半數民眾支持,反對者降到不到30%。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如果芬蘭和瑞典有意加入北約,北約30個成員國將熱烈歡迎,他會想辦法解決兩國從申請到最後批准過渡時期的安全擔憂,並以相對快速的方法讓他們加入聯盟。4月2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國會作證時也表示強烈支持兩國加入北約。俄羅斯在4月22日宣布其軍隊目標是控制烏克蘭南部並進入摩爾多瓦,更引起與俄羅斯相鄰國家對蒲亭併吞他們的疑慮,激發許多國家考慮加入北約問題,使得蒲亭原本要阻止「北約東擴」演變成一場可能促使北約東擴的戰爭。

(二)「北約」展現團結

其實,芬蘭與瑞典外長在4月6、7日也參加北約會議,日本與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也首次以北約盟友身分與會。4月26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德國司徒加特空軍基地與北約及盟國舉行會議時稱,烏克蘭歐盟司令部控制中心(ECCU)設在美國斯圖加特歐洲司令部總部,由美國兩星將軍管理。該中心與美國軍方所屬的國際捐助協調中心(IDCC)密切合作,該中心由英國一星將軍管理。控制中心成員亦包括來自其他15個支持國家的工作人員,它還管理早些時候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40多個夥伴和盟國的網絡。奧斯汀宣布,這群新的盟友將每月舉行一次會議。值得注意的是德國首次同意向烏克蘭提供防空與坦克等重型武器以對抗俄羅斯入侵,此舉突破了其原來不願提供武器的政策,更彰顯北約對抗俄羅斯決心。另外,挪威提供了西北風防空導彈,還有一些國家提供了各類型的武器,表明了北約的重大團結。

二、南韓新政府有意加入QUAD,印太戰略聯盟正持續成長中

3月9日,尹錫悅當選第20屆韓國總統後,立即表示要重建美韓關係,並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通話,雖到5月才正式就職,但他已展開前期工作,4月3日他派遣韓美政策協商代表團訪美,代表團轉交了尹錫悅給拜登的親筆信,展現美韓同盟的堅定意願,力促美韓關係升格為全面戰略同盟,以共同應對北韓核威脅、經濟安全問題等一系列新挑戰。美韓關係的走向刺激了中國,特別是有關韓國有意加入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中國批評QUAD是「亞太版北約」,一直牽制韓國加入,但尹錫悅在競選時就承諾加入QUAD。其實,南韓早已以盟友身分在烏克蘭戰爭期間參加過北約會議,也展示對印太戰略聯盟的肯定與參與決心,是聯盟成長與擴大的重要一步,和芬蘭與瑞典積極加入北約相互輝映。

三、中國南向索羅門群島簽訂安全協定,美日澳加強與索國對話

(一)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簽訂安全密約

3月30日澳洲證實索羅門群島已與中國起草了一份安全協議,根據協議草案內容,中國軍艦可以訪問索國,中國軍隊亦可在危機時期對該島進行國內干預,等於將中國軍隊帶到了澳洲和紐西蘭的家門口。該文件稱,「索羅門群島可根據自身需要,要求中國向索羅門群島派遣警察、武警、軍事人員等執法和武裝力量,協助維護社會秩序,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4月19日索羅門群島與中國簽訂密約,紐西蘭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說:「我們認為這種行為是對該地區潛在的軍事化。」澳洲對該協議可能導致中國建立軍事基地表示擔憂,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遊說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斐濟施加壓力以取消索、中這項合作協議。

(二)美日澳提高警覺並與索羅門展開對話鞏固關係

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簽訂安全密約,事實上是想要突破日益茁壯的印太戰略聯盟圍堵,甚至是想要培植索羅門群島,讓其像古巴一樣在澳大利亞的「後院」成為獨裁專制國家,這點可以在索國總理蘇嘉瓦瑞(Manasseh Sogavare)批評澳洲時稱其為「民主霸權」,以及媒體報導他可能在明年修憲延長任期,並可能引起暴動為中國派遣安全人員介入鎮壓鋪路看出端倪,也可視作中國對抗印太戰略聯盟之跡象。當然更有可能是受到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北約東擴」趨勢影響,中國必須在印太地區營造對其有利的安全環境。對美、澳、日三個印太戰略聯盟核心的QUAD成員而言,這是必須阻止的發展趨勢,澳洲派出太平洋事務部長賽索嘉(Zed Seselja)訪問索國,希望勸阻蘇嘉瓦瑞簽署該項協議;美國也派出印太事務協調官坎培爾(Kurt Campbell)與國務院亞洲事務高官訪問索羅門群島,並宣布將在今年9月啟動與索羅門群島高層戰略對話,討論相互關注的安全問題,增進雙方在公共衛生、金融和其他領域的合作;日本在4月25日派遣外務副大臣上彬謙太郎啟程前往索羅門群島訪問,對該國最近與中國簽署安全協議以及中國在當地越來越大的軍事影響力表達關切,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也表示其認為該協議可能影響整個亞太地區安全,故十分關切事態發展。美日澳提高關注及和索羅門群島展開戰略對話以鞏固關係,展現印太戰略聯盟國家像北約國家一樣的團結,致力阻止中國的擴張危及區域安全。

四、美中俄三國地緣戰略博弈對歐亞區域安全影響

「北約東擴」與「印太戰略聯盟成長」是當今「民主力量」對抗「專制獨裁」的象徵,美國都是主要推手,因此習近平和蒲亭將美國視為眼中釘,彷彿沒有美國就能肆無忌憚地主宰任何他們認為是威脅的國家,這是當今世界地緣戰略博弈的根源,它影響歐洲及印太地區的安全環境。在2月4日習近平邀請蒲亭訪問北京舉行峰會發表的聯合聲明將「北約東擴」與「印太戰略聯盟」連結後,事實上,兩者已成為世界上「民主」對抗「專制」的主要勢力。隨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效應擴大,民主國家認識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脅而逐漸團結,這個過程也許需要一段時間,但團結的速度正在加快,北約的團結及芬蘭與瑞典積極考慮加入北約就是明顯例子;在印太地區,習近平效法蒲亭欲在南太平洋島國索羅門群島突破「印太戰略聯盟」圍堵,卻激起印太地區國家警覺,使渠等加強與索羅門群島戰略合作,南韓也表達希望加入QUAD。今年五月QUAD峰會將在日本舉行,美國總統拜登也將與會並訪問韓國,「印太戰略聯盟」隨著北約的團結與擴大勢力,正在鞏固與成長茁壯中。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