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楊志恆(Chih-heng Yang)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
Published 2022/07/25

日本參議院改選自民黨大勝安倍「修憲」心願可望實現

圖片來源:公視新聞網

一、自民黨在參議院改選大勝有助達成修憲

(一)參議院改選安倍前首相助選不幸遇劫
    日本7月10日舉行參議院改選,自民黨在選舉的125席次中獲得63席,單獨過半大勝,同為執政聯盟的公明黨則獲得13席,加上支持修憲案的日本維新會12席及國民民主黨5席,總共是93席;若再計入非改選的四黨參議員84席,支持修憲的政黨參議員共有177席,超過修憲門檻2/3所需的166席;在眾議院部分,執政聯盟已經有2/3席次(執政聯盟294席),加上日本維新會41席及國民民主黨11席,共有346席(346/465)。本次參議院改選最大的意義是,贊成修憲的政黨席次在參眾兩院都超過修憲門檻,安倍想要推動的修憲案可望實現。遺憾的是,安倍7月8日赴奈良為同黨候選人助選演講時遭到暗殺,這次選舉結果儼然成為他獻給日本修憲的歷史里程碑。安倍的犧牲喚醒了日本民眾對修憲必要性的認識,是改變日本歷史的偉大政治家。

(二)安倍的修憲願望

(1)「憲法第九條」已不符合國際情勢,中國崛起日本必須改變
    日本修憲主要焦點是第九條禁止因非自衛原因組織軍隊的規定,這一條直到安倍去世都未能如願修改。現今國際情勢與安全環境已和日本1947年5月4日開始實施戰後「和平憲法」時大不相同,2010年中國經濟規模超過日本,近年更積極於印太地區擴張軍事勢力,在南海及東海都對鄰國構成嚴重安全威脅。此外,中國也以「一帶一路」經濟援助及派遣維和部隊名義,利誘拉攏亞、非及拉美區域經濟發展落後國家。就地緣政治而言,中國崛起大幅度地改變區域安全環境其全球情勢,影響國際秩序與規則運作;儘管如此,日本卻仍須遵守憲法第九條規定,只能進行本土安全防衛,無法保護其海外國家利益,包括經濟發展所需的能源航道保障,甚至連盟國受到安全威脅也必須另外立法才能出國支援。安倍認為實施70多年的憲法限制了日本的因應能力,故主張應該要加強日本防衛能力並增加軍費開支,賦予自衛隊更多參與國際維和行動的自由。

(2)安倍首相任內鬆綁修憲限制的措施
    安倍對修憲採取的策略是先鬆綁憲法限制。安倍2012年競選自民黨總裁、率領該黨競逐政權時,就把提升日本安全保障能力作為競選公約,而且得到人民支持成為首相,到2020年8月28日辭職時,安倍共擔任8年8個月的首相,是日本任期最長的首相。2014年7月,他的內閣決議通過修改憲法解釋,部分解禁了歷代內閣禁止的集體自衛權;2015年9月,他推動解禁集體自衛權的詮釋,使日本自衛隊能夠到海外保衛自身權益和受到攻擊的盟友,他把這套包括新制定的《國際和平支援法案》和修訂的《自衛隊法》等10部國內法,集結成《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提交國會審議並獲得批准。安倍提出的所有法案都朝著一個目標前進,也就是永久容許日本自衛隊走向海外,援助美軍或友好盟國軍隊維持國際和平。安倍認為應該透過修憲全面解禁集體自衛權限制,這是他未完成的心願。

二、日本「修憲」對印太地區安全的影響

(一)自民黨通過「不能等著挨打」的自衛權解釋建議案
    2020年7月31日,自民黨召開國防小組與安全保障調查會聯席會議,通過由黨內飛彈防禦討論小組彙整,包括「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等要求的提升威懾力建議案。該建議案最後迴避「對敵基地攻擊能力」這一直接表述,修改為「在憲法範圍內遵守國際法,同時基於專守防衛理念,在對方疆域內攔截彈道飛彈等能力」。2020年8月4日安倍辭職首相前,會見小組召集人同時也是前防衛大臣的小野寺五典,接受了前述建議案,並於同日召開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NSC)中,就應對彈道飛彈攻擊之方法展開正式討論。2022年4月26日,自民黨先後在政調審議會與總務會上,批准了安全保障調查會向政府提出的有關修改外交和安全政策長期指針《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中期防)等3份文件之建議案。該建議案並要求制定《國家防衛戰略》取代《防衛大綱》,以及制定《防衛力整備計劃》取代《中期防》,4月27日,小野寺五典將建議案提交岸田首相。至於防衛費方面,該建議案力爭在5年內徹底強化防衛能力,將防衛支出增加至北約GDP2%的標準,並建議修改有關出口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及其運用指針。

(二)「修憲」對印太安全的影響
    印太地區安全維護目前主要依賴美國,日本僅能提供後勤協助,如果第九條修憲案通過,日本將能進行境外軍事行動,對美軍在廣大印太地區之安全佈局將有加強的效果,此對與日本安全關係密切的台灣及南海國家尤其重要。美國近期為了因應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投注大量心力與資源提升歐洲的軍力與援助烏克蘭,因此,印太地區應對中國及北韓威脅將更仰賴日本,日本不得不強化防衛能力。自民黨建言將防衛支出增加到2%以增強軍事能量,將對日本參與印太地區安全事務產生深遠影響。

三、台日應進一步深化合作因應中國安全威脅
    日本最大的安全威脅長期以來都是北韓和中國。北韓方面的威脅主要來自核武及導彈發展;中國方面則是雙方在東海的權益爭端。北韓威脅有美國和韓國聯合因應;中國方面雖有日美安保條約第五條規定美國協防,但主要還是日本單獨面對,特別是西南地區海域,台灣的軍事整備及與中國的對峙,其實是幫忙日本維護該地區的安全。誠如安倍最近在演講中提到的「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中國積極擴張海、空軍力量,並已建造三艘航母常態性進出太平洋第一島鏈,台灣和日本是第一島鏈主要國家,深化合作是必然的,日本修憲鬆綁防衛定義將有助其更靈活地運用兵力,並與台灣合作應對中國威脅。自民黨在這次的選舉公約中便提到,將繼續與台、美、印、澳、歐洲等國家合作以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今年5月24日,日本主辦第二屆「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岸田首相強調台海安全穩定是最重要的議題,而美日台是對付中國威脅最前沿的民主國家,修憲如順利通過,日本將更能結合三邊力量共同應對中國擴張對全球民主力量構成的威脅。

四、安倍心願可望實現
    誠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所言,安倍是一位具有遠見的政治家,他的離世令眾人萬分不捨,對印太地區安全而言更是一大損失。日本安全防衛若沒有除去憲法第九條的枷鎖,不可能獲得真正保障,安倍喚醒日本人民對這個問題的嚴肅思考,對全球民主力量而言,無疑是重要貢獻,更可能改變印太地區安全環境。或許有人會擔憂日本軍國主義因修憲再起,然在日本民主政治體制下,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日本國內各政黨相互監督,政黨也有機會輪替執政,更有言論自由及輿論監督,這些制衡機制不太可能讓專制威權政權有機會出現。安倍為修憲不懈付出,正是希望告訴因反對戰爭而不願修憲的日本人民,面對專制威權國家的威脅,擔心強化防衛力量引起戰爭而不願調整,將助長對方的氣焰,不僅更不安全,更得不到和平。岸田在參議院選舉後公開表示,將著手研擬全國公投修正案草案,他強調,將尋求公眾對憲法修正案的理解,也就是說,安倍的修憲心願可望實現。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