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楊志恆(Chih-heng Yang)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
Published 2022/03/30

中國處理兩岸關係必須考慮國際對「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反應

圖片來源:香港01

一、 中國「兩會」重點及有關對台政策言論

中國第十三屆第五次全國政協與人大會議(通稱「兩會」),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及烏克蘭抵抗俄羅斯侵略戰爭正激烈進行中閉幕,3月11日總理李克強在人大會議閉幕後的記者會指出,這將是他最後一年的總理任期,暗示他不會繼續擔任政治局常委。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受人矚目的是,他提到今年的經濟成長為5.5%,強調整體經濟情勢以「穩定」為重點。其實,疫情仍在流行,加上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引發美歐國家對俄經濟制裁,國際能源供給情勢不明朗,各國的經濟發展實不容樂觀。李克強強調今年經濟確實遇到了新的下行壓力和挑戰,要實現5.5%左右的增長目標,還必須有相應的宏觀政策支撐,顯示中國國內外不確定性持續加大之際,經濟將面臨更大壓力。至於有關對台相關政策李克強沒有新的說法,都是延續中共「十九大」定下的政策,仍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統一。事實上,中國對台及有關台美關係政策皆是由習近平及楊潔篪、王毅等國家安全團隊決定,李克強的說明無關緊要,重點應在王毅的發言,而其在3月9日記者會中的發言內容反映習近平的思維。

二、 王毅對「印太戰略聯盟」與台美緊密合作關係感到焦慮

對於中國未來一段時間的外交政策,尤其是對台與對美政策,王毅強調下列幾點:(1)台灣與烏克蘭主權問題沒有任何可比性;(2)美中兩個大國如何找到正確相處之道是兩國必須共同解開的方程式;(3)美國的「印太戰略」是地緣博弈的把戲,從「五眼聯盟」,到「四邊機制」、「三邊安全夥伴關係」是攪亂地區和平穩定的禍水。王毅講話內容重點其實是:「印太戰略聯盟」目的是企圖搞「印太版北約」,以呼應目前北約國家援助烏克蘭的戰爭情勢,同時也針對台美日益親密之合作關係。

事實上,與區域國家外交關係是中共「二十大」後調整對外政策的核心問題,尤其是對日本、東協國家及印度等國之外交工作,例如加入RCEP後中國將採取與美國「印太經濟戰略」類似的經濟政策與美抗衡;希望與印度共同堅守「互不構成威脅、互為發展機遇」的戰略共識,堅持增進互信,避免誤解誤判,彼此作相互成就的夥伴;以及期待日本遵守維護兩國關係的政治基礎,在歷史、台灣等重大敏感問題提出「三點忠告」。不過,這些都是中國很難實現的期待性政策,中國與這些國家現在及未來是「衝突大於合作」關係,事實上,從王毅講話可以看出,中國現在對與台灣、美國及區域國家未來關係之發展是焦慮的。

三、 中國未來外交須顧慮烏克蘭抵抗俄國侵略精神獲世界支持效應

俄羅斯蒲亭政權入侵烏克蘭的殘暴軍事手段令世人震驚,聯合國141個國家投票要求俄羅斯停火撤軍、全球多國人民自主性示威要求蒲亭停止戰爭,連俄羅斯國內許多城市也有數千名反戰示威人士被逮捕。歐盟國家領袖不斷要求蒲亭停止攻擊烏克蘭,最令人感動的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英國和美國國會動人心弦的演講,讓世人敬佩他堅毅的支持民主及愛國精神,烏克蘭人民在飽受戰火打擊的情況下仍不屈不撓,亦令人動容。各國不論是軍事或人道援助源源不斷湧入烏克蘭,更人敬佩的是,波蘭、捷克及斯洛伐克三國總理在砲火猛烈之際勇敢前往基輔,和澤倫斯基會晤打氣,強調歐洲與烏克蘭站在一起。全世界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聲量與日俱增,和日漸孤立陷入、經濟恐慌的俄羅斯相較,在習近平眼中中國應該站在哪一邊?相信他心知肚明。習近平一直強調遵守聯合國憲章規定,也想提升與歐美國家外交關係,但對俄羅斯違反聯合國規定入侵烏克蘭ㄧ事,一開始他卻站在侵略者這邊,明顯違背自己的承諾;後來他又想要維持中立;現在全球幾乎都站在烏克蘭這邊,中國卻表示要給予烏克蘭人道援助。事實上,世人都已清楚這場戰爭中國是配合蒲亭,但是,中國又想要維持戰後與歐美各國的外交關係,甚至想要加入CPTPP,所以習近平一直很尷尬地宣稱中立立場。很明顯,中國現在要改變為時已晚,習近平必須承擔當初支持蒲亭的後果,未來要處理好中國外交關係,他必然要顧慮世界各國支持烏克蘭所引發之國際效應。

四、 烏克蘭情勢對台灣之啟示

(一)烏克蘭抵抗強敵俄羅斯激起台灣人的防衛意識
世人皆知這場戰爭是軍事大國俄羅斯攻擊實力懸殊的烏克蘭之「不對稱戰爭」,迄今,俄羅斯雖不斷增加軍力,但烏克蘭是越戰越勇,堅決不接受俄羅斯的停火協定,也博得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與援助,形成烏克蘭與世界民主自由國家一起對抗蒲亭專制政權侵略的局勢。這次戰爭發生時,國際社會焦點馬上投注於台灣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事實上,台灣人民受到烏克蘭奮戰保衛國家及民主自由精神的鼓舞,已經掀起防衛台灣安全的討論,包括恢復徵兵制度、強化常備後備戰力(軍事教召)、發展不對稱戰力等。根據最近民調,在國家「認同感」(identity)上只有三分之一台灣人認為自己既是中國人又是台灣人,其餘大部分都認為自己是純粹的台灣人。「認同感」一直是台灣面對中國武力威嚇的隱憂,尤其是習近平持續以「中華民族認同」對台進行統戰。台灣人民已經生活在民主自由的環境數十年,現在最令人擔心的是台灣人民捍衛民主自由制度的決心與勇氣不夠,而烏克蘭「以小博大」抵抗俄國侵略之精神正喚醒台灣自主防衛的意識。

(二)民主國家須對專制大國軍事擴張做好自我防衛準備    

烏克蘭是一個民主國家,其能抵抗俄羅斯軍隊的入侵,關鍵就在人民愛惜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雖然烏克蘭的軍事裝備與俄羅斯相差甚遠,但是奮戰的精神獲得國際社會源源不斷的支持。給民主國家的啟示就是,在平時針對專制大國的潛在威脅要持警惕之心、要未雨綢繆,做好防衛準備工作。民主自由也需要有安全警覺、有防衛力量,尤其現在中國在印太地區不斷擴張軍事力量,民主國家強化自己必要的防衛力量刻不容緩。台灣的民主得來不易,目前專制中國正以「民族主義」蠱惑台灣人民,須知,民主一旦失去很難再回,香港就是一個活生生例子。因此,民主國家對專制大國軍事擴張必須警惕,平時就應做好自我防衛的準備。

五、 俄中合作有助各國理解兩岸關係就是民主與專制的對抗

今年2月4日蒲亭參加北京冬奧開幕,與習近平舉行峰會,並發表聯合聲明,兩個專制獨裁領導人相互支持,共同反對民主國家合力推動的「印太戰略」與「北約東擴」,習近平強調對蒲亭「無上限的支持」,2月24日蒲亭即發動入侵烏克蘭的戰爭。世界兩個專制大國合作對民主國家威脅更大,中國今年的國防支出較去年增長7.1%,為14760.81億人民幣,雖然這個數目不及美國三分之一,但也有約2,300億美元,比起多數國家多上許多,已經是世界第二軍事大國,這個事實讓區域國家不得不對習近平的野心提高警覺。兩岸關係和俄羅斯軍事侵略烏克蘭其實一樣,都是民主與專制的對抗,烏克蘭與台灣雖是小國,但全世界民主國家匯流起來的力量是巨大的,習近平與蒲亭站在侵略烏克蘭的一方,有助世界各國認識兩岸關係本質就是民主與專制的對抗,將對中國的軍事擴張更加警覺,更提升對台灣的支持。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