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楊志恆(Chih-heng Yang)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
Published 2022/11/10

中共「二十大」後中國外交走向對國際情勢的影響

圖片來源:美聯社

 

一、中國未來外交政策將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

    根據中共「二十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決議,中國將於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成為世界強國是習近平舉行「二十大」三連任總書記的目的,在10月20日舉行的「二十大」外交記者會中,「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沈蓓莉與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即圍繞習近平外交思想,明確說明中國未來的外交規劃,指出「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其實,這些都是習近平過去一再提及的論調,沒有新的內涵,不過,各界關注的焦點是:由誰來執行?用什麼方法執行?對國際環境有何衝擊?整體而言,習近平在「二十大」中權力確實鞏固並提升,但閉幕會議時習近平面色凝重,前總書記胡錦濤被架離會場,坐在主席台的幹部尷尬木然,氣氛沉悶,缺乏團結一致歡欣慶祝大會成功召開的向心力,反映中國與國際社會對決的宣示戰鬥即將展開。

二、習近平對外交工作指示就是要改變現有國際秩序

  在「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提到的外交思想是他對世界情勢與環境演變的看法,他想要以黨的力量,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然而,中國最近在聯合國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相關議題表決時,不是行使否決權就是棄權,中國袒護俄羅斯侵略行為與習近平標榜的外交理想完全不同。習近平強調大國外交,他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身立場和政策,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等。然而在聯合國表決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議題上,中國卻棄權,與習近平呼籲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完全背道而馳。事實上,習近平的外交目標就是要改變現有國際秩序,使其成為對中國有利的國際環境。中國的外交認知簡單來說就是,只要是不利中國的國際環境,就必須反對。

三、習近平外交政策的執行班底與外交重點

(一)王毅是「戰狼外交」總指揮,外交重點將是分化台美合作關係

    從「二十大」政治局委員名單來看,外交部長王毅非常可能取代楊潔篪成為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擔任負責執行與落實習近平外交思想的主幹,而繼任外交部長的則可能是現任駐美大使秦剛。秦剛也名列中央委員名單,如果前述推測成真,王毅與秦剛將是「戰狼外交」行動團隊的指揮,他們培養出來的外交部發言人都是敢鬥爭、敢批判美國外交政策的能手,包括現任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趙立堅及毛寧等,都是敢批鬥美國的「戰狼」;王毅擔任過國台辦主任,之前也擔任過駐日大使,秦剛也熟悉美國事務,特別是續任政治局常委的王滬寧,他曾經在1990年代在台灣進行研究,對台灣問題並不陌生,王滬寧也是上海復旦大學國際關係教授,相當熟悉美國政治運作。這些幹部都已進入習近平政權的核心,很明顯習近平在「二十大」後的未來五年,將聚焦美國與台灣的合作關係,他要以王滬寧的國際關係理論,配合王毅、秦剛等人的實務經驗與美國鬥爭。王滬寧是排名第四的政治局常委,按往例將執掌政協主席,是負責台灣政策的主要領導,可預期以習近平、王滬寧及王毅為核心的「戰狼外交」團隊將貫徹習近平外交思想,針對台美合作關係加以分化與弱化。

(二)「帶路」為主「上合組織」與「金磚五國」為輔之並進外交

    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特別提到高質量「一帶一路」,它將是中國未來利誘拉攏各國,對世界開放的外交動力來源。另外,習近平在「二十大」前夕前往烏茲別克參加「上合組織」峰會,明年中國亦將擔任「金磚五國」輪值主席,整合這些外交作為,以「一帶一路」為主軸,「上合組織」與「金磚五國」為輔翼,三頭並進,將是中國未來的主要外交攻勢。「一帶一路」參與國是目前外交上支持中國的國際勢力範圍,也是習近平在大會報告中提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試驗場。事實上,習近平2013年對「一帶一路」的規劃,早就顯露出他要三連任總書記的企圖,「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中歐鐵路成為貫通歐亞大陸的國際運輸大動脈、推動促進沿線各國經濟深度融合的「軟聯通」規範,這些規劃絕不是兩任總書記任期可以完成的。習近平經常誇示從2013年至2021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貨物貿易額近11萬億美元,雙向投資超過2300億美元,聯通帶來沿線國家的發展機遇。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理念已被寫入聯合國、G20、亞太經合會、上合組織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機構的重要文件中,充分說明這是一個包含廣泛合作的國際戰略規劃,習近平絕不可能半途而廢,他一定會繼續連任總書記。

    「上合組織」與「金磚五國」目前都仍在擴大成員國,對習近平而言,結合各國可以抵消美國在全世界與中國對抗的力量,特別是這些國家中有與美國合作的印度、巴西和南非。習近平倡議多極格局國際秩序,就是要挑撥他們與美國的合作關係,以弱化美國的國際影響力。這兩個國際組織將幫助擴大由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國際聲勢,實現習近平的外交理想。

四、國際社會對習近平在「二十大」後更為專制獨裁的反應

(一)「清零防疫」阻礙經濟發展,國際對習近平開放市場不信任

    10月13日北京海淀區四通橋出現抗議布條,一條寫著「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鎖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另一條寫著「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震驚國際社會。中國雖然嚴密控制北京在「二十大」期間不准有抗議事件,但是,嚴格防疫措施令人民無法再忍受痛苦的生活,使得習近平的禁令起不了作用。事實上,這位無名英雄的小市民心聲,已經戳破習近平在「二十大」的謊言,亦即強調堅持高水準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等。這起事件顯示,中國人民生活受嚴格防疫措施影響已經很痛苦,逼不得已才會鋌而走險,而且中國經濟發展逐年下滑,習近平卻還宣稱要高水準開放市場,這都讓國際社會難再信任他的講話。

(二)激發印太國家對中國擴張的警惕

    中國外交是以爭奪國際秩序主導權為主要目標,這意味著要把目前各國與中國主權有衝突的國家安全問題,均訴諸強硬的外交與軍事手段解決。尤其是習近平強勢宣示中國到2035年將成為社會主義強國,本世紀中葉則將成為世界強國,使得印太地區國家提高對中國的警惕。10月21日,日本與澳大利亞簽署新安全保障宣言,兩國將加強情報交流,兩國軍隊並將展開共同訓練與演習;澳大利亞在同一天增加對今年四月與中國簽訂安全合作密約的所羅門群島的資助,以協助該國部署警力。這些警惕都是隨著習近平的權力增強與中國擴張威脅升高而來。對印太地區安全而言,習近平權力越大,中國對區域安全威脅也將加大,而各國防範中國威脅之合作將更為提升。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