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楊志恆(Chih-heng Yang)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
Published 2025/06/10

習近平與李強外訪東南亞試探川普新印太戰略與各國合作底線

一、川普對印太國家提高關稅中國試探區域國家與美國安全合作底線

4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公布課徵各國「對等關稅」稅率,被列為最高稅率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4月14至18日訪問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5月24至26日,國務院總理李強也同樣地訪問印尼,企圖拉攏他們一起對抗美國單邊提高關稅,但成效都不彰。在中國國內,美國提高關稅時,李強也提出許多挽救中國經貿發展不振的政策,避免崩潰。讓人覺得奇怪的是,李強訪問印尼時竟然對工商界人士誆稱: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在外部挑戰增多背景下「實現較快成長」,有巨大增量空間,希望中國與印尼工商界加強聯繫,強化合作、維護自由貿易!習近平和李強在美中貿易戰期間先後外訪,都在宣傳中國經濟發展大有進步;和各國的認知,出入甚大,尤其是中國採取的挽救政策,都還沒開始發生效果,卻虛偽地向國際大做宣傳。但是,受訪問各國他們都已經和川普政府談判取得可以接受的一定成果,都知道中國經濟問題嚴重性;而中國仍在批評美國貿易單邊主義,貿易不自由。其實,中國才是世界上貿易最不自由國家,政府補貼、國營企業主導、市場選擇性開放,根本沒有資格談論自由貿易。其實,經貿問題其實已經不重要了,習、李兩位領導人此時外訪周邊國家,該是要探底美國新的印太戰略和東南亞國家安全合作關係變化。川普自從第二任期以來,尚未提出新的印太戰略?摸底各國與美國的新關係,應該是出訪目的。

二、「竹子外交」成為東南亞國家應對美中外交模式

    川普要求90天內,對產品輸美造成美國高度貿易逆差的國家「對等貿易」談判,東南亞國家立即和美國展開談判,對習、李來訪拉攏無心接受他們的意見。東南亞國家現在夾在美中兩大強國採取的外交方式,是2016年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提出「竹子外交」哲學,「多交朋友、都不得罪」,在各國之間不斷平衡求取利益最大化,以應對日益加劇的全球緊張局勢,在「竹子外交」指導下,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和印尼已經和美國談判關稅;同時,也禮遇習、李的來訪,對他們提出經貿合作和「一帶一路」的援助計畫,也表示歡迎。但是,面對川普強勢要求貿易逆差「歸零」,和美國談判都比中國還要早、還積極。

(一)越南:越南被課徵46%關稅,在「美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基礎上,越共總書記蘇林與川普通電話,並指派副總理胡德福做為特使,工商部部長阮鴻延參加對美國的談判;總理范明正也主動頒布法令,對部分美國商品稅率調降,解決美方關切的若干投資障礙問題,同時擴大對美採購,例如飛機等,以實現雙邊貿易平衡。

(二)馬來西亞:馬來西亞一開始即表明不採取任何報復性行動。馬國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部長東姑扎夫魯(Tengku Zafrul Aziz)提出應對之策是:設立管理美國關稅工作小組、召開特別東協經濟部長會議、與美方高層戰略對話、多元化並擴大出口市場。東姑指出,馬來西亞全力確保有利的解決方案,對主要出口到美國的關鍵行業進行影響性評估與研究,同時透過管理美國關稅工作小組,蒐集利益相關者的意見。並積極以多元化方式擴大出口市場,拓展到中東、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區。

(三)柬埔寨:4月4日總理洪馬內寫信給川普,對於被課徵49%的對等關稅,盼與美方談判,並下調19類美國產品的進口關稅,最高從35%降至5%。

(四)印尼:4月16至23日印尼經濟統籌部長艾朗嘉(Airlangga Hartarto)率團與美方進行關稅談判,訪問美國時他表示,印尼將增加從美國進口石油和天然氣,以做為緩解美國威脅祭出高額關稅協議的一部分;此外,印尼也計劃繼續從美國購買小麥、大豆等農產品,他也說,將為在印尼營運的美國公司,提供更便利的許可措施。據美國的數據顯示,2024年美國與印尼的商品貿易逆差為179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5.4%。印尼主動提議將從美國的進口額,增加至少190億美元,包括約100億美元能源進口,以消除對美國貿易順差。

從各國談判方式快速又有效率,比起中國患得患失談判,要靈活得多。

三、印太國家都需要強化自我防衛能力然仍須與美國安全合作做後盾

(一)日本將持續增加防衛費在自衛隊加強無人機採購

    川普就職第二任總統以來,僅表示要求各國增加防衛費,提升自我的力量,這已顯示美國不想要增加國防費協防盟國,而由各國強化自己安全責任;不過,美國也表示仍願做為支持盟國對抗中國的後盾。4月17日日本媒體報導,日本防衛省已敲定2025年度防衛費,首次超過8兆日圓,為了強化島嶼防衛,將編列驅逐入侵敵方的攻擊型無人機採購費;為了澈底強化防衛力,2023至2027年度防衛經費將共計達約43兆日圓。

(二)臺灣也增加無人機部署,發展「不對稱戰術」令中國不敢犯臺

    5月23日,國防部長顧立雄接受採訪時表示,臺灣今年將編列首批陸軍無人機部隊,並為海軍引入海上無人機。這些舉措旨在通過尖端技術實現裝備現代化,應對中國潛在入侵做準備。專責的無人機大隊並將無人艇引入海軍兩棲部隊,是臺灣轉向發展「不對稱戰力」的最新進展。顧部長稱,臺灣海軍陸戰隊已將部分戰車營和炮兵營改編為無人機營臺灣陸軍還要增編兩個連級單位,負責操作美製「海馬斯」(Himars)火箭系統,以增強精確打擊能力。顧部長表示,有美國的援助,加上日本和菲律賓構成了所謂「第一島鏈」的一部分防衛,「這樣的集體嚇阻力量,會讓中國在侵臺時不得不考慮軍事上的困難度,以及要付出的軍事代價有多高。」

(三)菲律賓與其他盟邦合作

    菲律賓已經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建立防衛合作關係。其實、隨著中國軍事擴張情勢的發展,和中國緊密毗鄰的美日臺菲甚至澳洲,正不斷地提高防衛經費和增強自我防衛與合作力量,在美軍的支持下正逐漸形成在東海、臺海和南海嚇阻中國軍事擴張的威懾力。美國的支持是最重要的,特別是臺灣採取「不對稱的防衛方式」,不但會讓中國侵犯臺灣如遇到刺蝟,無法成功,還會因侵臺失敗引起內部社會動盪不安,令中共中國亡黨亡國。

四、習近平期待川普降低關稅繼續獲得巨大貿易順差

    事實上,從中共中央中紀委經常發布的訊息顯示,中國政府各層級不論退休或是現職幹部,因貪汙被關押和判刑案子從不間斷,抓不勝抓。而對中共內部腐敗情形不了解的外國年輕學者,撰文評論時不察習近平最大的敵人,是中共幹部貪腐,而不是「臺獨」,卻想錯誤地誤導川普認識中國,令人遺憾!5月11日當何立峰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達成初步得協議大幅降低關稅,習近平鬆了一口氣,因為習近平得以保住對美國貿易高額順差,這是中國發展軍備和「一帶一路」的援助外交經費主要來源,是宣傳中國強大的財源,沒有這筆財源,習近平怎麼宣傳其要實現世界強國的大國夢想?其實,習近平現正徘徊著,要妥協對付美國的經貿戰,以盡可能保存著巨額貿易順差,繼續做大國夢,還是與美國硬戰奉陪到底,而失去巨額順差。以習近平最後鬆口氣的表現,其實,他還是希望美國能降低對中國的關稅,讓他繼續揮灑巨額出超,實現大國夢!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