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丁樹範(Arthur S. Ding)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
Published 2022/01/18

臺灣發展核武器?

國防部邱國正部長在立法院公開答詢表示,我國堅持不生產、不發展、不取得核子武器相關技術。

(圖片來源:mna.gpwb.gov.tw/news/detail/

 

 

臺灣發展核武器?

 

丁樹範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

  

  臺灣是否發展核武器最近再成為話題。國防部邱國正部長為此在立法院公開答詢,我國堅持不生產、不發展、不取得核子武器相關技術,使此議題平息。

  這議題緣起於著名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刊物最近在討論未來核武擴散的風險。為此,該刊另外詢問相關專家是否同意/不同意「未來更多國家會獲得核武器」,因為更多國家獲得核武器表示核武被擴散了。除答覆同意或不同意外,部分被詢問的專家也提供了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在喬治城大學任教的塔瑪吉(Caitlin Talmadge)同意未來更多國家會獲得核武器,並指出日本、南韓和臺灣尋求核武的壓力會增加。但是,他說伊朗在十年內更可能(quite possible)有核武器。他沒明確說日本、南韓、臺灣在十年內有核武器,只是因為語句連在一起,容易使人誤解為他認為臺灣在十年內會有核武器。這涉及媒體在出版時間壓力下的翻譯精準度問題。

臺灣所處的環境

  一般而言,發展核武有兩大理由。第一是藉發展核武器平衡周邊大國威脅。臺灣於1960年代末開始發展核武和中國於1964年試爆第一顆原子彈有關,中國的試爆使蔣中正總統備感威脅和壓力。當前,兩岸軍事力量更是失衡,這或許是塔瑪吉認為臺灣尋求核武壓力會增加的原因。第二是發展核武可以增進國家在國際/區域威望。伊拉克被推翻的海珊(Saddam Hussein)曾經有意藉發展阿拉伯世界的第一個核武來累積威望,以領導阿拉伯世界。

  面臨中國軍事威脅,臺灣的確有壓力。然而,臺灣已走過核武發展的時間點了。第一,臺灣已沒有發展核武器的設備和專業知識了。眾所周知,張憲義於1988年叛逃美國後,美國派人來臺灣破壞了相關研究設備、銷毀了相關文件、收回了核材料。近年來,在反核電風潮下,核工系所已不再吃香,讀核工的學生大幅減少,處理核工的人力已不足支撐核武研究。

  第二,臺灣不是北韓般的鎖國。臺灣開放社會的特性,使秘密重啟核武研發不可能。另一方面,核武研發需要特殊材料設施,國際上對此高度敏感,不可能秘密購買。更何況,這又涉及試爆議題。甚至,重啟核武可能遭致國內反對。

  第三,涉及美國的態度。美、中固然進入對立式的競爭關係,甚至,美國幾度警告中國勿在臺海採取軍事行動,並大幅度增加對臺灣的軍售,以及從許多方面提升和臺灣的關係。但是,美國是否不反對臺灣發展核武則是另外一個問題。美、中對立競爭已使中國對美國的任何涉臺政策都抱持懷疑眼光。如果美國不反對臺灣發展核武,更會被中國認為美國支持臺灣發展核武,其目的是使臺灣更從中國分離出去。這恐更將升高美、中的緊張對立。更何況,美國需應對俄羅斯在東歐對烏克蘭壓力,恐不願臺海危機更升高。

臺灣可以考慮的軍事選項

  近期,人們擔心臺海緊張升級。人人都渴望和平,因為戰爭的毀滅性很高。然而,矛盾的是,備戰可能是避免戰爭的方法之一。臺灣有其他選擇。這特別是科技進步發展出的石墨彈和電磁脈衝彈等,其對人沒有殺傷性,但是,能大面積的使戰場上敵方各種電子設施失能或毀壞,使敵方很難採取進一步軍事行動。這是臺灣可以考慮的選項。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