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林穎佑(Ying-yu Lin)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Published 2024/11/14

2024聯合利劍AB的比較

中共在5月20日賴總統就職當天發動聯合利劍2024A軍演,其後在國慶佳節之時,中共再度進行了聯合利劍2024B軍演。(圖片來源:http://www.mod.gov.cn/gfbw/spbb_214126/16311380.html)

 

2024聯合利劍AB的比較
 

林穎佑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2024年對臺灣而言,雖然順利完成了新舊任總統的交接,但絕非平靜之年。中共在5月20日賴總統就職當天發動聯合利劍2024A軍演,其後在國慶佳節之時,中共再度進行了聯合利劍2024B軍演。這些演習都是為了威懾我國,同時也希望藉由這些行動來對外國傳遞對兩岸立場的訊號。而對我國而言,從2022年裴洛西來臺之後的軍演到2023年聯合利劍、2024AB,都在演練武力犯臺的手法,且反映出解放軍軍改成果及俄烏戰爭的刺激。這都是在軍演中我們必須注意的方向,要從這些演習中觀察中共戰力的進化,作為我防衛戰略的參考。

聯合利劍AB比較:從兵力投入探討想定的不同

 聯合利劍AB兩次最大的差別就是在A中沒有使用航空母艦而聯合利劍2024B則是有動用到大修後的遼寧號,因此反而需要借助聯合利劍2023山東號的表現來加以比較。這也可以說明AB的代號不會是只有共軍的軍演時間順序,操演科目跟任務想定也有不同。

 2023年的聯合利劍山東號扮演的是介入臺海的美軍,而共軍其他部隊則要演練區域拒止與反介入(以下簡稱A2/AD)的作戰,可以注意的是2023年其實就有非共軍的海監船航行在海峽中線進行監控。而在聯合利劍2024B中,遼寧號扮演的就是山東號的角色,而由其他部隊擔任A2/AD的兵力。在共軍想定中,是否代號B的相關演習就會有可能動用航空母艦;代號A則是強調解放軍的海上封鎖。畢竟在聯合利劍2024B中,真正來進行封鎖的不是解放軍,而是具有多編隊規模的中國海警,未來中國海警是否擔任隔離或是封鎖臺海的第一線兵力,將A2/AD的任務交由共軍來執行,這都是未來在分析共軍軍演時需要更進一步觀察的方向。

 此外可以注意到的是在聯合利劍2024AB中,中共都沒有動用火箭軍發射飛彈,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兩棲登陸操演,這都說明聯合利劍可能會是一個以戰區層級的海空作戰操演。2022年裴洛西來臺後聯合軍演則是一個戰役級的全軍對臺作戰的規畫。我國也可以藉由這些演習的不同來判斷共軍的意圖及軍演的等級,作為我方回應的基準。

我國備戰與應處作為

 相較於過去軍演較為被動的反應,我國這次主動對媒體發布未來解放軍有可能進行聯合利劍2024B的演習。此種掌握訊息主動的模式是過去國防部較為少見的。但從事後反應來看,主動告知民眾訊息可以降低共軍軍演企圖造成的恐慌。無論是官方影片的即時釋出或是之後調動飛彈發射車至屏東,都可看出我方在國防透明度與軍民戰略溝通上的精進。

 主動公布資訊是為了國防透明度,同時也象徵我國監偵能力對局勢的掌握,快速的部隊移動更說明我軍備戰的決心與近期建軍的成果。這些行動的背後是我國對於共軍行動研析與戰略研究的展現,再次說明中共軍事研究是我國需要持續投入資源發展的一環。

戰略十字路口的選擇是我方需密切觀察的方向

 在聯合利劍演習結束後,中共近期又公布雙航艦照片象徵山東號跟遼寧號可進行協同作戰。雖然這些照片擺拍的意味較高,但與美軍的類似照片相比,共軍並沒有把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潛艇亮相,這可能也是其想要掩蓋的資訊。雖說共軍航空母艦戰力增強,但是其之所以擺出兩艘航艦最大的原因,就是滑跳式甲板航艦的艦載機攜帶量與起降的效率無法與美軍相較(遼寧號大約25架,山東號大約30架,美軍尼米茲級可以攜帶近60到70架)。此外,在艦載機實力不足的情況下,未來共軍是否會像美國一樣以航空母艦為主要戰力?或是參考過去蘇聯以飛彈巡洋艦等大型作戰艦隻作為打擊主力?這個戰略十字路口的選擇是我方需密切觀察的方向。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