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李明峻(Ming-juinn Li) 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發長
Published 2021/09/29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亞洲行之意義

雪蔓與文在寅總統會面,雙方確立美韓同盟對維持東北亞和印太地區穩定局勢尤為重要,又重申要維護臺灣海峽安全。
(圖片來源:https://twitter.com/DeputySecState/status/1418170533942792193/photo/1 )

 

 

美國副國務卿雪蔓亞洲行之意義

 

 
李明峻
臺灣東北亞學會秘書長
 
 

 

 

 七月下旬美國國務院第二號人物、副國務卿雪蔓 (Wendy Sherman)訪問亞洲,行程包括日本、南韓、蒙古與中國,這是拜登整體外交戰略的一環,也是美中雙方展開下一階段關係的重要鋪陳。

 首先,拜登上臺半年多來持續與國際夥伴及關鍵國家締盟往來。拜登政府先舉行3月「美日2+2會談」、4月《美日峰會聯合聲明》和5月《美韓峰會聯合聲明》等,接著出訪歐洲以穩定傳統盟邦,6月9日訪英、6月13日G7峰會,其後參加北約峰會與歐盟峰會,最後是美俄峰會。此次繼雪蔓7月25、26兩日在天津與中國外長王毅會談之後,7月27、28兩日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印度與印度外長蘇傑生會談。這些都是美國對中整體戰略的一環。

美日、美韓同盟與美蒙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雪蔓此行第一站來到日本,在東京與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森健良、南韓外交部第一次官崔鐘建召開美日韓外交次長協商,三邊將深化對氣候變遷、因應新冠病毒,以及經濟復甦方面的合作。同時,三方還同意美日韓將加強合作,並提到中國東海、南海相關議題,也重申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這些內容當然讓中國大為不滿,使得美中關係更為緊繃,甚至一度傳出雪蔓訪中行程將取消,只是雙方也不想輕易放棄溝通機會。

  其後,雪蔓在和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會面時,重申美日聯盟仍是印太區域和平、安全與繁榮的基石,美國對防衛日本有堅定不移的承諾;兩人也強調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會致力達成朝鮮半島去核化。接著,雪蔓與文在寅總統會面,也以非公開形式拜訪南韓外交部長官鄭義溶和統一部長官李仁榮,雙方確立美韓同盟對維持東北亞和印太地區穩定局勢尤為重要,又重申要維護臺灣海峽安全。翌日,雪蔓與蒙古大呼拉爾主席貢布扎布及外長巴特策策格舉行會談,強調美國和蒙古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性,以及經濟多樣化問題。

美中雙方缺乏必要的信任

  正如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美俄峰會後所說,拜登相信「面對面」外交無法被取代,美方準備在合適時機與中國進行直接外交。繼三月阿拉斯加首度會面後,雪蔓訪中是美中外交高層第二次面對面接觸。但因美國將維持東北亞和印太地區穩定局勢,維護臺灣海峽安全作為國際戰略主軸,加上最近一連串提升對臺關係的作為,以及透過人權民主等問題批評中國,使得北京起初拒絕讓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和她會面,美方因而一度取消行程。此次行程安排的一波三折,正好反映目前美中關係尚未破冰,雙方缺乏必要的信任。

  這次美中外交高層會面是希望避免衝突持續升高,期待後續推動降低衝突可能的措施,為促成這項會談,美國司法部在雪蔓訪中前撤銷控告5名被指隱匿與中國軍方關係的學者,而雪蔓也在東京記者會時表示,拜登政府沿襲歷代美國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依據《臺灣關係法》提升與臺灣在安全保障方面的合作,只是在加強與臺北的非官方聯繫等,讓中國態度略為和緩,願意讓王毅出場。

  中國一方面在會中向美國提交兩份清單,一份是要美國「糾正」錯誤的中國政策和言行,另一份則是中國關切的重點個案清單,並對美國在新冠肺炎溯源,以及臺灣、新疆、香港和南海等問題的「錯誤言行」表達強烈不滿;另一方面中國其實想談在關稅與科技禁令議題的解禁,此點可看出中國也想採取務實立場。美方則表示歡迎與中國的競爭,但需要有「護欄(guardrails)」,防範競爭演變成衝突。美國試圖警告中國「如果要來硬的,美國已做好準備」。

  此外,美中這次外交高層會面的第二個任務,是為10月羅馬G20可能的「拜習會」做準備,確保美中雙方掌握明確訊息避免誤判,這是為重建高階對話奠定基礎。兩國關係不會有徹底的轉變,但如事態順利發展,這次會議可能為中美兩國關係的逐步改善拉開序幕。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