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林正義(Cheng-yi Lin)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Published 2022/04/21

美中在烏克蘭與臺灣衝突的聯想

烏克蘭戰爭提供美國、中國與臺灣一堂可供借鏡的課程。
(圖片來源:Depositphotos)

 

 

美中在烏克蘭與臺灣衝突的聯想

 

林正義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烏克蘭戰爭提供美國、中國與臺灣一堂可供借鏡的課程。中國在意的是,臺灣與烏克蘭不同,就是要貶抑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關切的是俄羅斯在戰爭之後受到經濟制裁的規模,以及烏克蘭如何牽制、拖累普丁的軍事行動與政治權力。中國沒想到的是,一場烏克蘭戰爭把它對臺灣的軍事動武方案,更明確暴露在全球媒體輿論的檢視。中國批評美國藉烏克蘭戰爭渲染中國犯臺論,一方面對報載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計畫訪臺,做出恐嚇性的回應。

臺灣應關注烏克蘭如何抵抗俄羅斯入侵

 美國想藉烏克蘭危機提醒中國犯臺可能的後果。四月初,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在眾議院聽證會表示,美國能夠對侵略國家造成巨大損失,對俄羅斯的制裁就是證明;如果北京對臺灣採取侵略行動,拜登政府將準備使用所有制裁手段對付中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則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提到,中國想在2027年發展出具備攫奪臺灣的軍事能力,但從烏克蘭戰爭認知到軍事行動的結果難以預測。米利認為,臺灣應關注烏克蘭如何抵抗俄羅斯入侵,並向基輔學習戰術。

 當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明要加速對臺灣的軍售,共和黨籍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也提出《臺灣武器出口法》(Taiwan Weapons Exports Act),盼能讓國會審查對臺軍售的時間縮短一半,並使臺灣與北約成員國及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夥伴同一等級。幾乎同時,拜登政府也宣布對臺灣的第三筆軍售案,總值9,500萬美金的愛國者簽約商技術協助(Patriot Contractor Technical Assistance)案,涵蓋設備與後勤培訓、規劃、部署、維護等支援。拜登政府對臺軍售以強化臺灣的「不對稱戰力」為主,希望臺灣以小博大。

相信臺灣是一個「可防衛的島嶼」

 當中國不要全世界將烏克蘭與臺灣聯想之際,它的戰機仍幾乎天天在臺灣西南與東沙島之間不斷演練。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積極準備在臺灣西南與東南的各種想定,而非像過去歐巴馬「說多少做」。美國海軍的航母打擊群和潛艦持續在印太地區行動,可在臺灣海峽和西菲律賓海域周圍,進行約一星期的激烈戰爭中協助臺灣防衛。米利相信臺灣是一個「可防衛的島嶼」(defensible island),美國有能力而且只要美國更好協助臺灣,問題就會比較少。美國對烏克蘭戰爭的情報資訊不斷預警,提供俄軍位置及態勢,而它在臺海安全長期關注與想定模擬之下,對中國絕對是一股嚇阻的外力。

 臺灣在短短幾個星期協助烏克蘭難民等款項,集結3,200萬美金,顯示「感同身受」的憂慮。臺灣軍民是防衛臺灣的主角,正如烏克蘭的國土防衛部隊所發揮的角色。當外部環境對臺灣安全寄以關切日深,臺灣也需要顯示戰力的準備與國防投資的必要性。臺灣有兩個主要政黨,安全的目標不是只有靠兩岸關係的妥協就可獲致,沒有抵抗能力的臺灣,只會讓臺灣接受更多嚴苛的條件。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