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王宏仁(Hung-Jen Wang)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Published 2025/03/25

歐洲在動盪中尋找新秩序:烏克蘭停戰與德國政治重組

德國的選舉結果將對歐洲政治版圖產生深遠影響。基督教民主黨擊敗社會民主黨,新任總理梅爾茲將上臺。(圖片來源:https://x.com/_FriedrichMerz/status/1893318851196018688/photo/1)

 

歐洲在動盪中尋找新秩序:烏克蘭停戰與德國政治重組

 

王宏仁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歐洲當前的發展趨勢受兩大關鍵議題影響:烏克蘭戰爭的發展及德國選舉結果對歐洲政治版圖的重塑。

烏克蘭戰爭後的安全戰略選擇

 首先,烏克蘭戰爭進入新的階段,儘管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直接派遣代表與俄羅斯談判,並達成四點共識,強調修復美俄外交關係、尋找烏克蘭戰爭解決方案、重新思考戰後地緣政治與經濟合作,以及確保這些進程以富有成效的方式推進。然而,戰場上俄羅斯已經在戰略上調整部署,將兵力集中於沃茲德維任卡(Vozdvyzhenka)和托列茨克(Toretsk),同時擴大對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與康斯坦丁尼夫卡(Kostiantynivka)之間的高速公路控制,以確保戰術優勢,為未來的談判籌碼鋪路。烏克蘭戰爭預計將在不久後結束,但停戰條件仍未明確。

 目前的停火由各方沙盤推演提出了幾種可能的方案。某些觀點認為應該支持烏停火、承認俄羅斯對烏克蘭東部部分地區的實際控制、暫停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及在俄羅斯撤軍後解除對其的國際制裁。作為回報,俄羅斯必須接受歐洲維和部隊進駐烏克蘭並設立禁飛區,以確保烏克蘭的主權自由。同時,美國將促成歐洲維和部隊進駐前線,而非直接派兵保護烏克蘭。另一種較激進的方案則建議各方維持現狀,透過軍援來建立可信的威懾能力,並在烏俄邊界設立非軍事區,設立部隊巡邏,以無人機與感應器進行監控。此外,美國從2000年後加入北約的國家撤軍,以換取俄羅斯邊境軍事部署的限制。

 烏克蘭問題的發展也牽動了歐洲內部的外交與安全戰略。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積極試圖主導歐洲的外交與安全事務,主持了多次緊急會議,並親自前往華府與川普會談,強調歐洲在烏克蘭軍費承擔上的立場。然而,歐洲仍然是一盤散沙,各國對烏克蘭的戰略並無統一共識,這使俄羅斯能夠游刃有餘地操控局勢。此外,歐洲各國開始反思自身過於依賴美國的安全保障,並加快對「後烏克蘭戰爭時代」的俄羅斯威脅做出因應,這可能促使歐洲增加軍事預算,甚至重新思考成立歐洲聯軍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中國對於美俄直接談判的反應值得注意。中國外交部公開表示「樂見」雙方溝通,但在2月24日,中國官方媒體發布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通話影片,習近平在對話中稱中俄關係是「患難與共」的「真朋友」。這表明中國試圖破除外界認為美國正在打「俄羅斯牌」來削弱中俄聯盟的說法。這也顯示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仍在持續,儘管中國在表面上對美俄談判持正面態度,實際上仍維持與俄羅斯的深度合作。

德國聯合政府的選擇與未來挑戰

 除了烏克蘭戰爭,德國的選舉結果也將對歐洲政治版圖產生深遠影響。此次選舉中,基督教民主黨(Christian Democratic Union, CDU)擊敗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 SPD),新任總理梅爾茲(Friedrich Merz)將上臺。他的政策立場與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不同,預計不會延續過去對俄羅斯的友善政策,也不會將德國的能源需求建立在俄羅斯天然氣的基礎上。梅爾茲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組建聯合政府,可能的選擇包括與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or Germany, AfD)合作,或是與左派的社會民主黨(SPD)結盟,甚至在排除SPD的情況下與綠黨(The Greens)和左翼政黨(Die Linke)聯合執政。然而,這些選項都充滿挑戰,因為基督教民主黨與社會民主黨僅在軍事與氣候議題上有交集,而在經濟與社會政策上分歧嚴重,即使勉強組建聯合政府,穩定性仍存疑。

 此次德國選舉的重要性在於,它揭示了德國政治版圖的劇變。在2021年的選舉中,社會民主黨橫掃全國,獲得廣泛支持,但此次選舉中卻流失大量選票,使得基督教民主黨成為最大贏家。此外,極端政黨的崛起也成為歐洲政治的重要趨勢。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在這次選舉中支持率翻倍,主要勢力集中在德國東北部,而極左派政黨在吸收原先綠黨選民後亦迅速壯大。這兩個極端政黨的主要支持群體是18至35歲的青年與壯年,未來他們將在移民政策、社會福利及歐洲防務議題上形成強大的政治力量。

美俄談判與歐洲內部分歧影響全球秩序與安全格局

 整體而言,歐洲目前正處於一個極具不確定性的轉折點。烏克蘭戰爭的終結方式尚未確定,但美俄談判已經為可能的停火協議奠定基礎。歐洲內部對於如何應對俄羅斯威脅意見分歧,法國試圖主導歐洲安全事務,但整體步調並不一致。同時,德國選舉結果顯示政治版圖正在快速變化,極端勢力的崛起將影響歐盟的政策方向。這些因素將決定歐洲未來的安全格局、政治穩定性與國際影響力,並牽動其與美國、俄羅斯及中國的關係。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