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楊志恆(Chih-heng Yang)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
Published 2021/12/08

菲中爭議上升,越日合作升溫,南海情勢朝「航行自由」發展

 

圖片來源:英文台灣日報

一、 南海情勢逐漸朝「航行自由」方向發展

以美國為首的印太國家正在推動以國際規則為原則的「航行自由」發展方向,與中國在南海將據有的島礁建設機場、擴充軍備,甚至聯合俄羅斯軍事演習,呈現對峙局面。11月16日,中國海警船向菲律賓為駐第二托馬斯礁(Second Thomas Shoal)士兵運送物資的補給船發射水炮,引起馬尼拉強烈抗議,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在11月22日「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30週年紀念峰會」罕見地對與會的習近平表示不滿,他直言對中國船隻在南海與菲律賓發生的爭端感到「厭惡」。與此同時,訪問日本的越南總理范明正(Pham Minh Chinh)11月24日與岸田首相舉行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對中國單方面企圖改變南海現狀、升高緊張「深感疑慮」。范總理是岸田上任以來首次會見的外國領導人,岸田表示越南是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重要夥伴,為了振興兩國的經濟願與范總理共同努力發展雙邊關係。除了菲中在南海爭議上升,日越合作關係升溫外,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Quad)與美英澳三國軍事合作聯盟「AUKUS」,針對南海對抗中國擴軍正在加強合作關係。此外,歐洲主要國家也相繼派遣軍艦加入美國主導之南海「航行自由」聯合演習,並有常態化部署傾向,使得中國在南海的軍事優勢受到制約,南海情勢逐漸朝有利美國推動「航行自由」方向發展。

二、 菲、中在南海爭議提升

針對菲中在南海的爭議,菲律賓總統杜特蒂除向習近平表達不滿外,菲律賓外交部長洛欽(Teodoro Locsin)甚至在一份聲明中稱,菲律賓以「最強烈的措辭」向中國表達「憤怒、譴責和抗議」,並提醒中國其船隻受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保護。習近平在峰會上雖然表示中國「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強調「絶不尋求霸權,更不會以大欺小」;不過,中國外交部卻回應,中國海警船是「依法執行公務,維護中國領土主權和海上秩序」,令菲國對習近平的講話更加不信任。杜特蒂呼籲中國應尊重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及2016年的海牙仲裁裁決,他強調「我們必須充分利用這些法律工具,確保南海仍然是和平、穩定和繁榮之海」,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就有超過200艘中國民兵船擅入牛軛礁,讓沉寂了幾年的局勢再度緊張。杜特蒂一直致力改善與北京之經濟合作關係,甚至在國內遭批「過度親中」,以及在南海議題上「軟弱」,但近幾個月來他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包括恢復了菲律賓與美國的軍隊互訪協議,保留兩國軍隊進行聯合軍演傳統,在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宣佈與中國抗衡的「AUKUS安全協定」後,馬尼拉也表態支持。8月下旬美國印太司令阿基里諾(John Aquilino)訪問菲律賓時重申兩國聯盟關係、9月菲外交部長洛欽和國防部長羅倫沙納(Delfin Lorenzana)訪問華盛頓,慶祝《共同防禦條約》簽訂70週年,菲律賓國防部長羅倫沙納11月25日再次拒絕中國要求,稱菲不會移走在南海有爭議環礁上的年久失修軍艦。同樣與中國在南海島礁主權上有爭議的馬來西亞,總理依斯邁沙比利(Ismail Sabri Yaakob)在峰會中也提到南海問題,他表示作為主權聲索國之一,馬來西亞堅定認為「有關南海的問題必須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原則,以和平、建設性的方式解決。」

三、 越南與日本的經貿與海上合作升溫

11月22日訪問日本的越南總理范明正24日與岸田首相舉行會談,會後發表之聯合聲明中稱日越雙方對中國單方面企圖改變南海現狀、升高緊張「深感疑慮」。岸田表示,越南是實現「自由開放的印太願景」的重要夥伴,為了振興兩國經濟,願與范總理共同努力發展雙邊關係。鑒於中國強化在東海與南海行動,雙方再次確認航行與飛行自由的重要性,兩國將強化基於國際法秩序之合作。

另外,防衛大臣岸信夫11月23日赴越會見越南國防部長潘文江,並簽署有關網路安全及衛生領域的合作備忘錄,兩人都認為應加強合作以因應中國擴大海洋行動。岸防衛大臣表示,日本和越南周邊的安全環境正變得更加嚴峻和不確定,中國在東海和南海企圖以武力單方面改變現狀之情況越來越嚴重,雙方強烈反對這些企圖,同意加強合作,維護以法治為基礎的現有國際秩序。

四、 「四方聯盟」與「AUKUS」軍事合作牽制中國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9月24日主持四方安全對話領袖親自與會的首次高峰會時表示,成立Quad是要加強合作以抗衡在印太地區愈來愈獨斷專行的中國。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也提及,為了創建強健供應鏈及使用先進技術的共同原則,應該以尊重人權為基礎,此目的在於阻止中國利用先進技術維繫專制政權。聯合聲明也為技術發展設定共同原則,明言「技術的設計、發展、治理和應用,應該由我們共享的民主價值以及尊重普世人權來形塑」,並呼籲國際社會廣泛採用相同原則。日本明年春天將主辦第二屆四方安全對話峰會,會議將討論中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威脅。

今年9月,美、英和澳洲攜手合作成立新的安全聯盟「AUKUS」,未來三方將進行更深入的國防合作,同時美國和英國也會協助澳洲發展核動力潛艇。三方領袖同意從網路技術、國防和先進技術等層面進行協調,以更妥善地應對現代安全挑戰,媒體認為三國合作機制是抵制中國的新措施,也是拜登現正努力在「專制與民主」間的鬥爭中團結自由民主國家的重要一環。

五、 歐洲主要民主國家派軍艦到印太支持「航行自由」

除了印太國家的合作外,歐洲國家也響應美國的印太戰略,特別是派遣軍艦到這個地區參加聯合演習。德國海軍總監薛恩巴赫(Kay-Achim Schonbach)中將11月9日表示,德國派遣象徵國力的「巴伐利亞號」到印太地區,是為了展現對日本、美國和其他夥伴國家的支持,加入他們一同擁護和平、航行自由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薛恩巴赫指出,該軍艦將穿越南海展現擁有自由通行的權利。他強調,南海為全球共有,屬於每個人,這番話顯然是衝著宣稱在南海擁有90%主權的中國,他強調德國對印太地區將長期參與,明年亦將派遣軍機前來以展現對區域的長期承諾。

英國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5月首次遠航並直達亞太地區,這是其2017年正式服役後首次遠海行動,9月英國又派遣兩艘巡邏艦長期進駐印太地區,此舉被認為英國將「重返亞洲」。英國航母艦隊訪問印太地區40多個國家,並同澳洲、印度、日本和美國組成的「四國聯盟」形成呼應,是英國脫歐後的首次力量展示,當然,這會令中國感到不快。

法國國防部長帕利(Florence Parly)在2月派遣核子動力潛艦「翡翠號」及「塞納號」支援艦穿過南海巡弋,此舉很可能激怒北京。她表示這除了展示法國海軍長期遠地部署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與澳洲、美國和日本等戰略夥伴並肩。帕利強調,不管法國在哪裡航行,國際法都是唯一有效的規則。

六、 中國漸失軍事優勢的南海新情勢

在經過多年的軍事建設與擴張後,中國在南海已具有一定優勢,習近平在東協與中國對話峰會上雖做出了保證稱北京將在南海水域避免「欺淩」小國,但是東協國家對習的講話應是持懷疑態度,因為東協領導人過去也聽過類似發言。其實,習近平在2015年就曾對當時的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說,中國不會將南海區域軍事化,但中國還是做了,因此南海國家是不會相信中國的言辭。中國在南海擴充軍事力量、聯合俄羅斯軍艦進行戰機演習等作為,已使得全世界民主國家與南海國家更加團結在美國領導的「以國際秩序為原則」的旗幟下,歐洲國家甚至到南海、東海長期部署兵力,讓中國在此區域漸失軍事優勢。南海情勢正在發生變化,朝向「自由航行」發展。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