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ct Foundation

  • 李明峻(Ming-juinn Li) 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發長
Published 2025/10/08

美俄阿拉斯加峰會對東北亞安保的影響

川普和普丁於2025年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展開睽違六年的峰會。
(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whitehouse/54731999445/in/album-72177720328474477)

 

美俄阿拉斯加峰會對東北亞安保的影響

 

李明峻

新台灣國策智庫研發長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持續三年多,雙方死傷人數早已超過百萬,並對全球安全與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因此結束這場戰爭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美國總統川普的競選承諾之一就是解決俄烏戰爭,加上其希望獲取諾貝爾和平獎的說法甚囂塵上,使得川普被視為締造全球和平的重要推手,因而川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丁2025年8月15日在阿拉斯加展開睽違六年的峰會極受關注。

 然而,這場雙方在戰爭爆發以來的首次會面,不僅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反而因川普用紅地毯歡迎因戰爭罪遭國際刑事法院通緝的普丁,等於是讓受到史上最嚴厲國際制裁的俄羅斯,幾乎沒有做出任何讓步就呈現與川普的友好關係,並在不必停火的條件下就能重返國際舞臺,甚至有可能要求受害國烏克蘭犧牲主權與領土完整以結束戰爭,這個情況無論是對全球、北約或是對東北亞安保都將造成不利影響。

普丁訪美與逮捕令矛盾下之國際法治困境

 首先,《聯合國憲章》明確規定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是非法的,戰爭不再被接受為解決爭端的合法權利,此點形同宣告「全面禁止戰爭行為」,並且確認「禁止戰爭」已成為國際法上的強行規範。因此,當俄羅斯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之後,聯合國大會隨即於3月2日召開特別會議,以壓倒性多數表決通過第ES-11/1號決議,譴責俄羅斯違反聯合國憲章的軍事侵略行為,要求俄國停止攻擊及全面自烏克蘭撤軍,並撤銷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與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承認。就此而言,如果美俄最後就停戰取得的共識是無視《聯合國憲章》,要求烏克蘭必須讓出部分領土,那將是對1945年以來建立的聯合國體制的莫大打擊。

 其次,在入侵開始兩天後的2月26日,烏克蘭就向設立於荷蘭海牙的國際法院對俄羅斯提起訴訟。國際法院審理後以13:2(反對票是中俄兩國)對假處分裁定做出判決:俄羅斯應立即停止其於烏克蘭境內的軍事行動。同時,依據羅馬規約成立的國際刑事法院,其主要職能是針對從事種族屠殺和其他嚴重國際罪的個人進行刑事追訴及處罰,在收到39個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要求後,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於2022年3月2日開始調查烏克蘭局勢,其後國際刑事法院於2023年3月17日對普丁等人發布逮捕令,理論上國際刑事法院的123個成員國有義務在普丁等人踏上他們領土時加以逮捕並將其移交至海牙,這也影響到普丁沒有出席2023年南非金磚峰會。2025年8月15日,普丁訪美參加阿拉斯加峰會,這是他在「逮捕令」發布後首次訪問西方國家,但美俄普普會面卻明顯試圖淡化侵略行為,似乎想要透過交換條件來構建國際秩序,這種要將世界置於「實力支配」之下的態度,造成對國際法體制的嚴重破壞。

美對烏政策立場轉變引發亞歐盟邦安全焦慮

 第三,川普在美俄阿拉斯加峰會的作法,將導致盟國對美信賴關係的動搖。關於烏俄戰爭的解決,西方國家的共識是讓普丁深刻認識到侵略的巨大代價,從而迫使其走向停火,日韓也都參與美國主導的經濟制裁活動,甚至岸田文雄和尹錫悅還訪問烏克蘭,導致日韓與俄羅斯關係惡化,俄朝軍事結盟更助長北韓金正恩可能的軍事冒進,加劇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連帶影響到東北亞的安保情勢。但2025年2月24日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俄烏戰爭決議案時,美國提出的內容僅呼籲迅速結束衝突而未譴責俄羅斯,而投票時更出現美中俄聯手和歐洲對立的罕見局面,甚至其後在聯合國大會討論第七次譴責俄羅斯決議時,美國更揚棄過去與歐洲盟邦共同力挺烏克蘭的立場,第一次改與俄朝等十餘國共同投下反對票。這將讓北約和日韓這些盟國感到寒心,不禁浮現1938年慕尼黑協定、1945年雅爾達密約等歷史陰影,這將造成國際局勢的極度不穩定。

 由於阿拉斯加峰會並未解決俄烏戰爭,反而被定位為「重塑美俄關係」的契機,甚至成為兩大強權重新調整世界秩序的起點。這場明顯是侵略行為的戰爭,不僅影響到聯合國會員國的烏克蘭,更關係到整個北約體制的存在基礎,甚至可能從根本上動搖二次大戰後建立的國際法治秩序,其對整個國際社會的嚴重性不容忽視。因此,英法德三國元首及歐盟執委會主席在會後共同簽署聲明,表示將持續透過制裁等手段對俄羅斯施壓,直到實現公正且持久的和平,而北歐-波羅的海八國領袖峰會也表示堅定支持烏克蘭、力挺終結俄國侵烏的努力。日韓雖也都聲明支持川普的停戰努力,日本還表示將繼續與美歐保持協作,在不承認領土割讓的前提下,推動盡早實現停火,並對俄羅斯施加壓力,在俄朝同盟日益高調的情況下,短期內日韓與美國同盟關係不致生變,只是一旦雙方信賴關係開始崩壞,勢必影響到東北亞安保的未來走向。

Editor’s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lect the policy 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ospect Foundation.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