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ct Foundation

  • 楊三億(Sanyi Yang)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Published 2024/05/23

普丁連任後的俄烏戰爭與歐洲安全局勢

2024年俄國總統大選於3月21日結束,普丁的這一任期將可擔任至2030年,並可再連任至2036年。(圖片來源:http://en.kremlin.ru/events/president/news/73692)

 

普丁連任後的俄烏戰爭與歐洲安全局勢

 

楊三億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2024年俄國總統大選於3月21日結束,投票前俄國異議份子納瓦尼(Alexei Navalny)命喪獄中,致歐美各國對俄加大制裁,但俄國同時於烏克蘭境內成功奪取阿夫迪伊夫卡(Avdiivka),普丁依然獲得近87%得票率勝選,他的這一任期將可擔任至2030年,並可再連任至2036年;倘若如此,他將成為俄國歷史上執政最久的領袖,超越史達林(執政長達30年)和葉卡捷琳娜二世(又稱凱薩琳女王,執政長達34年)。

 由於普丁掌權直追過往俄國歷史重要政治人物,其執政期間也對俄國留下深刻影響。對普丁來說,他最自豪的政治資產表現在拯救葉爾欽時期岌岌可危的俄國內政與外交環境,2000年普丁掌權時俄國的失業率大約在12.5%,2024年這一數字大約是2.9%;2000年俄國人均GDP約為5,320美元,2023年緩步上升至10,000美元左右;2000年每月最低工資為132盧布,2023年上升至1,620盧布。在外交層面上,普丁以捍衛國外僑民、保衛俄國國家利益為由,2008年揮兵攻打喬治亞、2014年侵占烏克蘭克里米亞、2022年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前述這些功績讓普丁在俄國國內享有一定的支持度,不過一如硬幣正反兩面,普丁打擊國內異議人士、肅清反對力量、嚴格控制媒體與能源產業,並持續將俄國力量延伸至摩爾多瓦(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國)、喬治亞(阿布哈茲與南奧塞提亞),以外部力量分裂這些國家,可以說普丁的成就是建築在削弱民主與破壞區域穩定的代價之上。

瞬息萬變的烏克蘭戰場退卻

 2024年3月烏克蘭軍隊撤出阿夫迪伊夫卡代表烏軍去年宣稱的夏季大反攻徹底失敗,烏克蘭策略從此由戰略進攻轉向戰略防禦。烏克蘭戰場失利原因很多,其一是相較於俄國源源不絕的兵源補充,烏克蘭的武裝人員僅能依靠動員國內有限人口補充。此外,烏克蘭武器設備與彈藥極度仰賴西方國家提供,因此當美國暫時中止援烏舉措,烏克蘭戰場作戰能力就受到極大限制;最後,由於戰爭持久化、不斷進行下修徵兵年齡、部隊無法輪調休養生息的結果,烏克蘭軍隊士氣不僅未能有效提升且有逐漸衰落跡象,這些都是當前烏克蘭陷入泥淖的幾個重要因素。

歐美國家大選對於俄烏戰爭之影響

 開打至今俄烏戰爭已進入第三年,今年同時也是歐美國家大選年,這當中最重要就屬美國總統大選,從目前黨內投票與民調結果來看,拜登與川普即將重演2020年對決局勢,因此拜登能成功說服眾議院院長強生支持608億美元的援烏法案,讓美國外交政策回到拜登設定主軸,對拜登來說是一大勝利。目前來看拜、川兩人民調統計誤差度都很小,意味著支持度沒有明顯差距,拜登未來需要耗費更多心力在選舉事務上,這對烏克蘭並非好事。

 另一個重要的選舉是6月6日至9日的歐洲議會選舉,觀察歐洲議會大選,選舉結果可能牽動歐洲議會黨團重組、右派力量是否崛起、歐盟執委會團隊是否連任或重組等。隨大選投票日逼近,當前歐盟執委會花費許多心力調查中國電動車輸往歐盟,以及風力發電機的反補貼政策,並突擊檢查中國行李安檢製造商「同方威視」(Nuctech)位於波蘭與荷蘭的辦公室,這些舉措都是由歐盟執委會主動發起調查,與過去案件多由受害廠商提請調查相對照,近期歐盟執委會的行動有著高度政治目標想像。

俄烏戰爭往何處去?

 對普丁來說,未來6年的執政任期將是再次彰顯其功績的好時機,且適逢美國與歐盟大選年之際,普丁更可以逸待勞、好整以暇地「關心」這些國家大選,而就目前進度來看,雖然美國已經應允提供608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但烏克蘭仍需要持續挺住瞬息萬變的戰場直至大選結束,屆時才有機會撥雲見日重回美麗景況。

Editor’s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lect the policy 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ospect Foundation.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