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王信賢(Hsin-hsien Wang)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
Published 2023/02/24

中共對台人事安排與政策芻議

國台辦5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2023年台商新春座談會,國台辦主任宋濤於會中表示將致力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圖片來源:http://www.taiwan.cn/xwzx/la/202302/t20230205_12507948.htm)

 

中共對台人事安排與政策芻議

 

王信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


 過去幾年來,不少國際媒體、政策觀察家,甚至是政治人物都認為台灣海峽發生戰爭的機率大增,至於發生戰爭的時間點,從2022、2024、2025到2027等不一而足。究其原因,除了兩岸間的政策互動不佳外,三年疫情的阻隔,以及在美中戰略競爭的格局下,兩岸關係確實受到極大的影響。本文將從中共對整體環境的可能判斷及人事安排的角度,觀察為何2023年中共對台政策會是以交流、協商與統戰為主軸,當然必須說明的是,對台外交壓迫與軍事威懾的一手也是不會放鬆的。

影響北京對台懷柔的五大因素

 就整體環境而言,從北京的角度來看,首先,疫情期間「小三通」停擺、直航航點從61個大幅縮減成北京、上海、成都、廈門等4個,而疫情的緩和確實有利於交流的推動,也有必要趕上過去三年經濟社會融合的進度;其次,「二十大」順利召開後,習近平權力更加穩固,對台政策走懷柔路線的內部阻力也將更小;再者,十一月中於印尼峇里島的「拜習會」,也讓美中雙方爭取到戰術妥協的空間,雖然近期因「氣球事件」雙方有所摩擦,但雙方關係短期的和緩卻也是事實;此外,中國大陸內部的經濟社會問題嚴重,經濟下行、地方債務等,特別是防疫政策所帶來的民怨,必須穩住對外關係以安內,當然,對台也在其中的一環。最後,相較於2019年香港「反送中」事件影響到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如何在2023年不「節外生枝」,勢必也在北京當局的考量之中。

涉台人事安排亦以交流、統戰為主

 在涉台人事方面,就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來看,將接任全國政協主席的王滬寧、外事辦主任亦為對台小組秘書長的王毅,以及國台辦主任宋濤將會是「鐵三角」。整體而言,此一安排的重點將是對台交流與統戰。首先,王滬寧屬對台二把手,目前亦已開始出現在涉台工作的場合,雖基本重提二十大報告中的涉台部份,但多著重在基本原則與「軟」的一面,此次與國民黨夏立言副主席會談中,亦提及「當務之急是盡早恢復兩岸交流正常化」,其未來將會在「民主協商」、具體化「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以及協助習近平開展對台「新論述」有所著力。其次,擔任外事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的王毅,過去擔任國台辦主任時期,對台灣事務瞭解頗深,在外交部長任內也正逢美中戰略競爭,對國際情勢亦有所掌握,其重點將會放在如何配合外在形勢對台統戰,以及防止台灣問題進一步「國際化」。

宋濤由「副國級」出任台辦主任能調動更多資源

 再者,接掌國台辦主任的宋濤為中聯部前部長,且將會在今年政協換屆後擔任副主席,由「副國級」出任台辦主任也能調動更多資源,再加上其與習近平的關係密切,這人事安排也凸顯出中共對於對台工作的重視。近期宋濤在題為〈攜手奮鬥,共創偉業〉的新年寄語中,提及「促進兩岸各行業、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完善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在與夏立言副主席的會談中亦表達相同看法。

莫讓兩岸交流成為「民主協商」

 從整體環境與涉台人事安排可看出,今年中共對台的主軸將是「交流」,因此今年兩岸在地方政府、經濟團體、政黨與社會各層面等交流必將有明顯的增進,這對於過去幾年一再被強化的「兵凶戰危」將會有緩和的效果。但必須留意的是,兩岸都要避免將此種交流賦予高度政治意涵,甚至成為「民主協商」,特別今年是大選重要的一年,各類攻防勢不可免,但若因此而落入交流即民主協商的結果,也將為兩岸關係投入另一個負面的變數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