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林正義(Cheng-yi Lin)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Published 2022/08/17

美中防止危機管控的失靈?

拜登與習近平在7月28日舉行第五次通話,提及有關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動態。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515633510563617&set=a.356649399795363)

 

美中防止危機管控的失靈?

 

林正義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拜登與習近平在7月28日舉行第五次通話,提及有關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動態,拜登向習近平提到,美國國會與行政是「個別、平等的政府部門」(separate and co-equal branch of government)。這意味美國總統不能控制最高法院推翻婦女墮胎的權利,或控制國會議員的海外行程。拜登向習近平表達「強烈反對兩岸任何一方改變台海現狀,或破壞台海和平與穩定」,習近平則提到「[中國]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希望美方看清楚這一點」。 這意味中方將對裴洛西訪台進行反制,美方也在「反對」之前加上「強烈」兩字。

雙方皆想保持溝通聯繫

 習近平在拜習會中,承諾「期待雙方保持各層級溝通,雙方要保持各層級溝通,用好現有溝通管道,推動雙方合作」。中方承諾卻在一星期之後失效,說明變臉不輸給川劇。拜習兩人有意在美國期中選舉、中國二十大之後,在多邊場域(如G-20或APEC),舉行實體的高峰會,能否順利實現,端視中方能否降低台海緊張。裴洛西訪台成為中國軍事報復台灣、外交報復美國的理由,中方宣稱一次打擊「倚美謀獨」、「以台制華」的圖謀,但未必是二十大前的精心規劃,較像是匆促的決策。北京制裁裴洛西及其直系親屬,但對拜登政府則輕輕予以外交回應。中方「取消」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國防部工作會晤、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但沒有提及國防部長、參謀首長層級的會晤。中方「暫停」中美非法移民遣返、刑事司法協助、打擊跨國犯罪、禁毒等合作,以及兩國氣候變遷議題的商談,也意味隨時可重啟。中方想與美方的保持溝通聯繫,不下於拜登政府。

 拜登總統在阿富汗戰爭結束之後,三度表明一旦中國侵略台灣,會協助防衛台灣。但是,他不支持甚至想阻止裴洛西訪台,也一再向習近平重申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沒有改變,不支持台灣獨立。拜登政府延遲美國空軍原定例行的義勇兵3型(Minuteman III)洲際彈道飛彈的試射,避免台海事態升級。拜登政府透過雙邊與多邊高峰會使30多個民主國家支持「台灣安全國際化」,強調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也「強烈反對中方改變台海現狀,破壞台海和平與穩定」。拜登政府要與中方保持對台灣議題的兩國溝通管道,但首先面臨如何因應習近平在台灣周邊高強度的「灰色地帶衝突」。

美國需向盟邦展示實際軍事行動與部署

 拜登既然表明行政與立法部門各自獨立,行政部門才是美中關係的主導者,就需有實際的軍事行動與部署,讓它的盟友知道美國不是「紙老虎」。國務卿布林肯提及中國採取「極端、反應過度和升級的軍事反應,在台灣海峽及其周邊地區增加挑釁軍事活動,毫無正當理由」。拜登政府認為中國摧毀現狀,再把現狀當作新常態,不能被接受。中國對台灣的360度的包圍想定,在八月軍演完全呈現,當然中國一定有更多的軍事想定,台灣年度的漢光演習也都有抵抗中國侵台的演練,至於如何與美、日協調危機因應,更需要精進。

 習近平的決策反映中國外交部、國防部原先的恫嚇,如「堅決應對和反制,說到做到」,但一場急於因應裴洛西訪台的台海「危機」,卻是不成比例的軍事報復,對台海兩岸的未來關係難以弭平,更加坐實中國是國際威脅的來源。最關鍵的是,不僅中國,台灣、日本與歐盟都在看拜登政府的下一步,是否跳脫「說說而已」的承諾。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