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丁訪問北韓尋求更多更穩定軍火支援俾續侵略烏克蘭
6月18至19日,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訪問平壤,和金正恩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條約第四條規定如果其中一個國家遭到入侵而陷入戰爭狀態,另一個國家必須毫不延遲地提供軍事和其他援助。這項條約對俄羅斯最有現實利益,普丁可以馬上要求金正恩提供必須軍火以對付烏克蘭反攻,特別是美國國會已經同意撥款援助烏克蘭610億美元,使得前一陣子俄在烏克蘭快要彈盡援絕時候大舉侵略獲得的土地,面臨被反攻收復的威脅。金正恩與普丁簽署軍事合作條約,預計金將會源源不絕地運送大量軍火供俄羅斯對烏戰爭不虞匱乏。兩人宣佈簽署該條約後稱它是雙方關係的重大升級,涵蓋安全、貿易、投資、文化和人道主義關係,還包括核能、太空探索、糧食和能源安全方面的合作。南韓指出,條約第四條規定可被解讀為「自動軍事介入」,兩國似乎恢復28年前的「同盟關係」。事實上,普丁只是提供些微的高軍事技術給金正恩在印太地區興風作浪,且可藉武裝北韓對美國做更大的軍事牽制。金正恩還得意地表示,與俄羅斯有著「熾熱的友誼」,該協議是他們有史以來最強大條約,將兩國關係提升到聯盟級別,金誓言全力支持俄羅斯在烏國的戰爭;普丁則稱此為突破性文件,反映將兩國關係提升到更高水準的共同願望。
二、普丁訪問越南遭到「竹式外交」應對
6月20日,普丁訪問越南,遭到越南以謹慎維護其中立外交戰略的「竹式外交」應對;此為越共總書記阮富仲在2016年提出的外交理念,強調越南要像竹子一般「根堅、身實、枝柔」,即以獨立、自主、多樣化、多邊化為外交指針,應對日益緊張全球局勢。普丁抵達河內與阮富仲會晤時,越南僅派出副總理陳紅河、越共中央對外部部長黎懷忠到機場迎接;相較於訪問朝鮮時得到金正恩親自熱情接待,大異其趣。越南現為全球重要製造業國家,在超級大國爭相增強東南亞影響力的背景下,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選邊站。越南並未譴責俄羅斯攻擊烏克蘭,西方國家認為這一立場過於偏向克里姆林宮。普丁到訪前在越共《人民報》發表署名文章,稱讚越南在烏克蘭戰爭中採取的「平衡」立場,並列舉兩國在支付、能源的合作成果。普丁這次訪問重點是討論兩國經濟、教育與能源問題,俄羅斯駐越南商務代表處表示,兩國之間最迫切需要解決的貿易議題是銀行支援貨幣結算。過去幾十年來,俄羅斯一直是越南主要武器供應國,自2022年俄入侵烏克蘭以來,越南已經停止向俄大宗軍事採購,主要是擔心將受美國制裁威脅。美國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去(2023)年9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訪問越南,將雙邊關係提升至最高級別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而2022年越南與俄羅斯的貿易額僅為35億美元,遠低於越南與美國或中國的貿易額。美國駐越南大使館表示,任何國家都不應為普丁提供平台,否則就是在助其將暴行正當化。越南外交專家表示,越南只是不想失去與俄羅斯的長期關係,因為兩國從未發生過任何爭端或衝突,且俄羅斯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由於目前西方嚴厲的制裁俄羅斯,普丁的訪問使越南陷入困境,不會取得突破性成果。
三、中國總理李強訪問紐澳馬恢復經濟關係尋找新合作契機
6月13至15日,中國總理李強訪問紐西蘭與盧克森(Christopher Luxon)總理舉行會談,紐國表示願同中國在APEC等多邊框架下加強協調配合,攜手應對氣候變遷等全球性問題。兩位總理簽署服務貿易、營商環境、農產品、科技、專利審查、候鳥保護等合作文件。紐西蘭是「五眼聯盟」之一,但對北京立場一向比其他夥伴更為溫和,目前可能會引起摩擦的是,紐西蘭正考慮參加「美英澳安全協議」(AUKUS)的合作機制,北京可能會採取貿易報復政策。不過,盧克森說AUKUS在安全方面是有益的,可以為印太地區提供安全保障。顯然,紐西蘭是不會因李強來訪而動搖參加的決心。
6月15至18日,李強抵達澳洲,這是澳洲在疫情肆虐時倡議國際社會應啟動「COVID-19疫情源頭調查」,中國憤而停止兩國互訪後的「破冰」之旅。17日,李強在坎培拉與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總理舉行會談時表示,中國願與澳洲在地區和全球層面加強協調合作,維護本地區和平穩定,反對「陣營」式對抗和「新冷戰」,堅持開放包容、共同發展,攜手推進地區經濟一體化;艾班尼斯也指出,「澳方樂見兩國關係趨穩向好」,雙方並宣布今(2024)年內將在澳洲舉行科技合作會議、高級別對話、氣候變化部長級對話。中方也將澳洲納入單方面免簽國家,同意互為旅遊、商務、探親等發給多次入境簽證。兩國總理也一同前往西澳洲伯斯(Perth)參訪礦業公司,然澳洲已經將全球矚目的「稀土」納入其關鍵礦產策略,這方面和中國的合作可能性不大。
18至20日,李強訪問馬來西亞與安華(Anwar Ibrahim)總理討論雙邊事務及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全球問題,也簽署多項合作諒解備忘錄及協議,包括數位經濟、旅遊、高等教育、農產品貿易等,還出席「東海岸鐵路計畫」奠基儀式,該項目是「一帶一路」合作重點工程。
四、普丁和李強企圖分進合擊分化美國與印太國家關係但成果有限
普丁和李強出訪重點不同,然分化美國與印太國家關係,削弱美國在區域軍、經影響力之目的殊途同歸。金正恩受到普丁鼓舞,將會更積極發展核武;5月9日,李強出席日韓中峰會時,呼籲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朝中關係是否因普丁訪問而生變?值得關注。此外,去年美拜登總統訪問河內後美越關係越來越密切,尤其經貿關係美國已經是越南重要市場,普丁卻仍以老朋友姿態訪越,訪問期間的氛圍讓媒體戲稱其與越南「關係不夠鐵」!其實,兩國關係已經變質。另李強訪問紐澳時,中國媒體誇稱這是反轉關係的成功訪問,把兩國宣傳成已經轉向中國友好勝過與美國傳統關係。這種看法,不是李強虛偽膨脹訪問成果,就是中國要發洩多年來與這兩國空白外交之苦悶。其實,紐澳是美國堅定盟友,豈是李強初次訪問就能動搖。整體而言,普丁和李強最近出訪成果有限,只是讓民主與極權專制的激烈競爭更檯面化,同時也證明美國仍然是印太地區民主化強大的動力源頭。
五、習近平要美國不介入台灣問題威嚇印太地區民主力量破壞和平穩定
臺灣與中國軍事對峙已80年,儘管兩岸關係隨著國際情勢變化有所改變,但美國始終協助臺灣強化防衛力量,對抗中國侵略。臺灣是世界民主對抗極權專制主角,角色一直沒有改變,美國是印太地區民主化的動力源頭,協助臺灣對抗中國是有深遠的戰略意義。最近習近平要求美國不介入臺灣問題,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威嚇印太地區的民主力量,破壞區域和平穩定。普丁和李強出訪正好提醒各國,習近平近來致力於「統一臺灣」,其主要目的是想把美國逐出西太平洋威嚇印太民主,鞏固習政權,居心叵測。若真如此,屆時區域內人民將難再享有民主自由生活方式。因此,印太地區國家的人民若不想受極權專制政權統治,就應該更團結,不接受俄中利誘分化,這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