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丁樹範(Arthur S. Ding)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
Published 2024/01/16

介於戰爭與和平之間的脅迫

從2013年開始,中國的各種戰機就開始朝東飛行,航向西太平洋,包括頻繁地穿越台海中線進入我國的防空識別區。(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5%9B%BD%E4%BA%BA%E6%B0%91%E8%A7%A3%E6%94%BE%E5%86%9B%E7%BB%95%E5%8F%B0%E6%B9%BE%E5%B2%9B%E5%B7%A1%E8%88%AA)



介於戰爭與和平之間的脅迫
 

丁樹範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


 台灣將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由於台灣位處美國和中國對抗的最前線,加上台灣是全球高階晶片最大生產國,因此,這個選舉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因為不同的選舉結果將可能造成不同的後果。

 此外,由於兩岸關係的獨特性,有政黨以本次選舉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為訴求,期待能獲得選民的支持。然而,也因為台灣地位的獨特性,美國和中國都對選舉有高度影響力。在甫落幕沒多久的拜登和習近平舊金山高峰會上,習近平被引述向拜登說,沒有傳言中的2027年和2035年攻打台灣計畫,否認傳言中的武力攻台時間表。拜登回應說必須要和平解決台灣議題,但習近平則說:「和平固然好,但是在某一時刻中方必須朝著總體解決問題邁進。」

美中兩國在台灣立場的不同

 拜登和習近平的說法反映美中兩國在台灣立場的不同。我們不知道習近平否認2027/2035時間表的原因,但是否認2027/2035時間表並不表示習近平在那以前什麼都不做,因為他說了:「和平固然好,但是在某一時刻中方必須朝著總體解決問題邁進。」

 習近平用什麼方式完成他提到的「朝著總體解決問題邁進」?其中之一是他們經過三十多年發展部署的大量新式武器和載台。從2013年開始,中國的各種戰機就開始朝東飛行,進入西太平洋,包括頻繁地穿越台海中線進入我國的防空識別區,這是軍事工具的政治使用。

 中國軍方稱這種低於戰爭門檻的軍事運作(military operations)為戰略威懾。依照中國國防大學2020年出版的《戰略學》,戰略威懾共有八大類。這八大類是:營造戰爭氣氛、展示先進武器、舉行軍事演習、調整軍事部署、提升戰備等級、實施信息攻擊、限制性軍事行動,以及警示性軍事打擊。

 在這八類裡,中國已對台灣採取過的戰略威懾有四類,包括:展示先進武器、舉行軍事演習、實施信息攻擊,以及限制性軍事行動。要強調的是,這些類別可以同時運用,也可以個別運用。例如,針對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離開台灣以後的軍事演習,中國軍隊也同時實施信息攻擊和限制性軍事行動。

中國採取戰略威懾之偏好

 中國對採取戰略威懾有其偏好:一方面,和戰爭相比,軍事威懾視需要可收可放、可強可弱而容易收場,而戰爭一發動就難收場。同時,軍事威懾的成本相對低很多,而產生的政治效果可能巨大。更何況,發動對台戰爭會大量傷害中國經濟,相比之下,對台灣採取戰略威懾不會傷害中國經濟發展。

 中國偏好的戰略威懾在台灣或西方國家稱為脅迫(coercion)。顧名思義,脅迫就是用武力為基礎的施壓,其目的是要逼使被脅迫的一方政治讓步。除了武力工具外,中國對台灣施壓的工具尚包含其他,例如:取消ECFA某些產品優惠關稅的經濟施壓和誘使某些國家切斷和我國外交。

 如果我們接受習近平表面所說的沒有2027/2035攻台計畫,則我們要注意他說的:「朝著總體解決問題邁進」。他的工具是脅迫,而且不論哪個政黨勝選總統,中國稱為戰略威懾的軍事脅迫手段不會停止,因為習近平知道兩岸的心理差距越來越大,為了維持形式上的一個中國,在其他工具逐漸失效的情況下,脅迫或武力將是最後的手段,也是絕不能放棄的手段。在此背景下,短時期或沒有傳統認知的戰爭,但是,有另外一種形式的戰爭,那就是脅迫。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