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ct Foundation

  • 王信賢(Hsin-hsien Wang)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
Published 2022/04/07

人權外交與新冠疫情下的北京冬奧

在北京冬奧盛大的開幕式與絢爛的煙火中,仍可看出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特邀」觀眾在嚴格管制下的肅穆氣氛。
(圖片來源:http://www.mod.gov.cn/big5/shouye/2022-02/05/content_4904396.htm)

 

人權外交與新冠疫情下的北京冬奧

 

王信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

 

  2022年冬季奧運於2月4日在北京登場,當習近平在鳥巢體育場宣布「北京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北京也正式成為世界首座舉辦過夏季奧運與冬季奧運的城市。在盛大的開幕式與絢爛的煙火中,仍可看出因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特邀」觀眾在嚴格管制下的肅穆氣氛,且在中國準備再次展現國力時,國際社會卻出現外交杯葛,運動員雖照常參賽,仍使北京冬奧蒙上一層陰影。

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的冬奧

  此次冬奧為中國2013年11月提出申請,並於2015年7月由國際奧委會宣布北京獲得主辦權。對中共而言,此一舉辦時間正好在2021年7月的「百年黨慶」與2022年秋季舉辦的「二十大」之間,透過冬奧會展現國力並凝聚民眾愛國主義,為習近平的續任添柴加火,無奈遇到世界疫情爆發,以及美中競爭下西方國家的外交抵制。縱使國際有不少建議比照2020東京奧運延後舉辦的呼聲,但基於此為重大的「政治任務」,且其正足以展現中國制度自信與優越性,北京冬奧仍舊如期舉辦。

詭譎的內部民意與被消失的輿論

  2008年的北京奧運讓中國的民族自信獲得前所未有的提升,而2022年的冬奧也依舊是外交與意識形態的重要戰場,但相較之下,中國的國際形象不僅大不如前,內部民意更出現詭譎的氛圍。官方對疫情「清零」的態度與就業的低迷影響了民眾對大型活動的態度,如有網民抨擊「冬奥選手村太豪華」勞民傷財,或擔憂因外國選手入境造成疫情失控,甚至有民眾認為「國家已有實力與自信,不再需要奧運或國際的認可來證明」。縱有上述不滿,網路輿論控管仍然嚴峻,此類貼文多被過濾而僅留下正能量的留言。

外交抵制下的中西交鋒

  2008年奧運世界各國政要熱烈參與,包括美國總統小布希、法國總統、澳大利亞總理和日本首相都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式。而此次冬奧,美國於2021年12月6日以中國侵犯人權,特別是迫害新疆維吾爾族為由,宣布外交抵制,後明確宣布因人權議題而採取外交杯葛的國家有立陶宛、英國、澳洲、加拿大、丹麥等國,紐西蘭、奧地利、比利時、荷蘭、拉脫維亞、瑞典則是以新冠疫情為由不派官員參加,日本雖不派官員參與,但拒絕稱作外交抵制。相較於此,參與冬奧的外國政要則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及塞爾維亞、埃及、哈薩克、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斯、沙烏地、卡達、巴基斯坦、阿根廷等20多個國家領導人。從中也看得出中國與「西方國家」間的張力。

  在開幕式上,中國不僅安排了漢、蒙、維、藏、回等56個民族接力傳遞升起五星紅旗,最後由兩位運動員,包括一位維族的運動員,同握一把火炬點燃聖火,一方面對內宣傳民族團結與偉大復興,另一方面則是回應西方社會對新疆人權的指控。這可說是中共向來的制式反應,但其應該反思的是,為何2008奧運冠蓋雲集,而此時卻受外交抵制,除了怪罪於人之外,是否也該有所自省。

Editor’s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lect the policy 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ospect Foundation.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