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林正義(Cheng-yi Lin)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Published 2022/06/14

拜登訪韓、日的臺灣插曲

林正義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臺灣在拜登訪問韓國與日本的行程報導中沒有缺席,甚至是成為媒體評論的焦點。韓國新總統尹錫悅延續文在寅政府對臺海的立場,提到「維護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是印太地區安全與繁榮的要素」。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記者會,在協助臺灣防衛的問題上第三度明確表態。北京在拜登訪韓、日之前,由政治局委員楊潔篪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通話,表態美國不能背離「一個中國」政策,但拜登在離北京、臺北很近的東京,表態「挺臺抗中」,中國領導人極為不悅。

中國成為被防堵、警告的對象

 美國總統無論是川普、歐巴馬首度出訪東北亞,向例是涵蓋中日韓三國。中國在過去二年少了領導人與外國元首的實體接觸,拜登基於美中關係緊張及北京疫情嚴重,不會訪問中國大陸,習近平也不會邀訪拜登,卻透過通話與視訊多次嘗試穩定中美關係。然而,在這次拜登東北亞行,中國卻成為被防堵、警告的對象。拜登在記者會提到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不意味中國可侵略接管臺灣,一旦臺海有事,將比烏克蘭還嚴重,亞太地區會嚴重紛亂,美國一定會介入,習近平不要嘗試,也希望不會發生。

岸田宣示將強化美日同盟

 拜登不是唯一擔心中國發展的領導人,岸田文雄多次強調臺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是國際秩序的根本所在,應該以和平方式解決海峽兩岸問題。岸田宣示日本將大幅度增加防衛預算,強化日美同盟,與韓國尹錫悅一樣,都希望美國核武的「延伸嚇阻」可發揮更大的效用。一向不願在「四分安全對話」(QUAD)清晰表態的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同意與美國、日本、澳洲,在聯合聲明提到「強烈反對任何旨在改變印太地區現狀和加劇緊張局勢的脅迫性、挑釁性或片面單邊行動,例如,將爭議島礁軍事化、危險使用海警船艦和海上民兵,破壞其他國家離岸資源的開採活動」,這顯然指涉中國在南海的作為。半數東協國家有被中國海警船艦逼近的經驗,搭載臺灣、菲律賓研究人員的臺灣海洋科學船「勵進號」,被中國海警5203艦跟監,就是最近的一個例子。

 中國官方對拜登倡議的「印太經濟架構」帶有疑慮,對已經放軟調性的國務卿布林肯中國政策演講,也是充滿敵意。外長王毅批評美國的世界觀、中國觀、中美關係觀(三觀)嚴重偏差,發言人汪文斌批評美國「虛化、淘空一個中國」,「拉幫結夥,不得人心、注定失敗」。中國與俄羅斯轟炸機在拜登結束行程之際,在環日本的海空展開「戰略巡航」,北韓也試射彈道飛彈,坐實拜登對這三個國家的定調。中國戰機少進逼,臺海、東海就平靜些,美國就結不了團夥。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