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翁明賢(Ming-hsien Wong)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Published 2021/04/07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臺後對中戰略互動意涵

拜登的國家安全戰略調整為全政府形式,透過多邊主義途徑下,結合盟邦進行全球新合縱行動。
(圖片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9%94%C2%B7%E6%8B%9C%E7%99%BB_
  

  

 
遠景論壇No. 24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臺後對中戰略互動意涵
       


   翁明賢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2021/3

 

  

   

  2021年3月3日,距離美國總統拜登1月20日就職以來,僅僅1個月多時間,華盛頓就提出標題為〈重審美國優勢:暫行國家安全戰略指導〉文件(Renewing Americans Advantages: 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在前言方面,拜登提出以「民主」(Democracy)主軸的國家安全戰略方針,並在最後提出三個回來用語:「美國已經回來」(America is
back)、「外交已經回來」(Diplomacy is back)與「盟邦已經回來」(Alliances are back),清楚呈現出來,相較於前任川普總統2017年1月20日就職,當年12月提出《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時程,顯示出拜登總統「超前部署」決心,全盤改變前總統的全球與區域安全戰略思考。一方面,呈現拜登國安團隊早已做好準備,按「牌理出牌」,建構穩建的治國形象,再者,在新冠肺炎衝擊內政情勢下,做好「國際宣傳」,一定程度可以轉移大眾視聽,靜待一個全新美國的出現。

  在因應一個崛起中國戰略方面,於2月12日,拜登首次與習近平電話通話,拜登重申他的首要任務是保護美國人民的安全、繁榮、健康與生活方式,以及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對北京強制性與不公平的經濟作為,對香港的鎮壓、在新疆侵犯人權,以及對包括臺灣在內區域的專斷作為表達關切。在此戰略指導下,美國國務院國務卿布林肯同一天發表美國外交政策,提出八大戰略挑戰,其中第八個為「地緣政治的挑戰」,點名中國在外交、經濟、軍事與科技對於美國的威脅與挑戰。於3月10日下午,拜登視察美國國防部時,宣布針對中國成立一支國防部特別工作小組,利用4個月時間,檢討美軍面對北京挑戰的戰略方針,制定就美國對中國的軍事戰略、科技,以及部隊架構和態勢、聯盟及美中雙邊防禦關係,也將與跨部門合作夥伴對話,確保美國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保持一致。

  在具體執行方面,拜登的國家安全戰略調整為全政府形式,透過多邊主義途徑下,結合盟邦進行全球新合縱行動,例如3月12日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視訊會議」,主要討論聚焦於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安全挑戰、一致反對中國片面改變現狀,也討論新冠肺炎疫情、新興科技、供應鏈和氣候變遷等重大議題。其中,具體在對抗新冠肺炎方面,四國決定由美、日出資贊助印度藥廠,生產美國嬌生(J&J)和諾瓦瓦克斯(Novavax)等藥廠研發的疫苗,由澳洲負責運送,以2022年前產製10億劑為目標,盼藉此解決東南亞地區疫苗缺乏的問題,某種程度也是舒緩第三世界國家疫苗的需求。一定程度也是要抵銷中國透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疫苗外交」所帶來的地緣政、經影響力。

事實上,基於中國近幾年在臺海第一島鏈的戰略與戰術作為,例如2月22日通過《海警法》,3月1日正式實施,引發日本強烈反彈,除了正式抗議中國之外,也開始洽商美國進行相關軍事演習加以因應。在臺海方面,近兩年來,中國解放軍機艦在臺海中線附近,以及臺灣西南海域的灰色地帶騷擾性演習,已經成為國際危機處理組織認為的高風險區域。再加上,中國在南海地區的人工島礁組建軍事化,企圖將南海地區軍事化,未來伺機宣布「南海防空識別區」,更有力於中國掌握南海航道、突破第一島鏈,建構兩洋海洋戰略目標。

  相較於美國與盟邦開始建構因應中國改變現狀的戰略布局,於3月10日,在中國兩會外交記者會上,中國外長王毅直接提出中美關係三原則,強調「一中原則」是中美關係「不可踰越的紅線」,在臺灣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沒有退讓空間。」

  同時,王毅「敦促美國新一屆政府充分認識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徹底改變上屆政府越線、玩火的危險做法,慎重和妥善處理涉臺問題。」顯示出,北京也開始觀察美國後續戰略布局,採取「謀定後動」,在確認美國對中戰略意圖與目標之後,必定會採取積極「超前部署、步步為營」。

  最後,在上述拜登公布的〈暫行國家安全戰略指導〉中,美國總統拜登提及臺灣一次,明確表態「美國支持臺灣是先進民主政體及美國關鍵經濟與安全夥伴,此符合美國長期承諾」。北京方面,在延續將「一個中國原則」與「美中關係」互動基礎聯動之餘,是否會將所謂「臺灣問題」與其他香港、新疆問題區隔,成為美中「共管分歧」議題?涉及到美國戰略上支持一個民主自由的臺灣立場,以及如何落實的問題。因此,臺北方面應該審慎觀察後續美國新全球合縱機制的建立,未來「四方安全對話」會進一步「實體化」,除了研議中的疫苗分配行動,其他傳統與非傳統安全議題,例如稀土供應問題,因應科技競爭問題等等。從四方對多方建制,臺灣是有很多地緣戰略的優勢與利基,端賴如何加以整合各部會能量,建構後疫情時代因應中國戰略挑戰的國家安全戰略方針與作為。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