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楊志恆(Chih-heng Yang)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
Published 2025/06/30

川普高興歸隊北約鼓舞盟友士氣及其對臺海安全啟示

一、川普轉變對北約好印象鼓舞盟友士氣

6月24日美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參加今(2025)年在荷蘭海牙舉行的北約峰會。川普過去批評北約盟國占美國便宜,不願提高國防經費,卻利用美國維持國際和平從事經貿活動,包括對俄羅斯與中國,獲得巨大經濟利益,卻讓美國貿易逆差逐年加大,去(2024)年逆差攀升至1.2兆美元,刷新紀錄。在川普政府正和各個貿易對手國談判「對等關稅」之際,舉行北約峰會不被看好,各國領袖忐忑不安地面對川普親自出席,然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川普卻說,相當滿意這次會議的安排,尤其是各國元首對川普最近向伊朗三處核武器基地,投擲火力強大的3萬磅的GBU-57,這種炸彈又被稱為「巨型鑽地彈」(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 MOP),宣稱炸毀伊朗濃縮鈾工場,表示讚揚。雖然川普對以色列和伊朗後來違反停戰協議互相砲轟相當憤怒,然北約元首們卻及時送來掌聲。美國駐北約大使馬修.惠塔克(Matthew Whitaker)說,這次會議最大的不同在於川普對北約的新表態,與過去對北約的猛烈抨擊不同。他說:「這不是占美國的便宜。」因為北約各國已將國防費用增加到GDP5%。策劃這次峰會的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是費一番苦心,除了對川普一些粗話不以為意,呂特還用管教孩子來類比當前伊朗和以色列的局勢,並以討好川普高興語氣解釋說:「爸爸有時候必須說點重話。」另外,還說服反對提高國防支出的西班牙。川普是高興地歸隊北約,他和歐洲國家領導人心結終於化解,達成增加國防支出共識,他鄭重地說,如果盟友為自身防務支付更多費用達GDP5%,美國將繼續是北約堅定領導者。

    歐洲國家還得到額外收穫,川普罕見地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稱他是烏克蘭戰火仍在肆虐的主要原因。川普說:「普丁一直以來很難打交道。」「普丁真的必須結束那場戰爭。」6月25日川普表示,他對此次荷蘭之行感到由衷的高興。「這是一次了不起的峰會,我非常享受」,「我堅持聽完了每一場演講。」此外,川普7月7日更表示已批准向烏克蘭提供防禦性武器,同時正在考慮是否對俄羅斯祭出更多制裁。川普歸隊鼓舞北約盟邦士氣。

二、北約做足面子使川普改變態度

    川普去年11月當選總統後,歐洲各國領袖都相當憂心,川普對歐盟和美國貿易逆差非常不滿,對歐盟和北約繼續支持烏克蘭和俄羅斯作戰不以為然,公開表明不再參與援助烏克蘭計畫。川普和北約甚至G7盟邦意見不同局面,讓人回想到2017年他和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對罵情景,梅克爾甚至要求歐洲國家必須「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不能再完全依賴美國。其實,川普行事風格相當孤傲,客觀而論,當時北約國家提供的防衛費用相當低,美國承擔較大歐洲安全防務;但今年峰會不同,曾經擔任過荷蘭總理的秘書長呂特有前車之鑑,在峰會前先說服各國將防務經費提高到GDP5%,比美國的比例還高(2024年為GDP3.4%)。讓川普不再有藉口批評;而且 2月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也同意和美國合作開採石墨,鈦、鋰、鈹、鈾、稀土等礦藏,且願意和普丁面對面協商和平協定。這些前置作業都在峰會前已經準備妥當。有關俄烏和平協議問題是普丁沒有誠意談判,甚至不想結束戰爭,讓川普看清普丁陰險面目,即使川普自認為和普丁關係很好,普丁恐怕不會這麼想。現在,川普在呂特安排下,有面子、有尊嚴地全程參與峰會,而且表示願意繼續做北約的領袖,川普這一大轉變,也改變北約發展前景。

三、各國均應思考增加國防經費以強化防衛能力

    川普從上任第二期總統以來,都在和各貿易對手國就關稅不公平問題談判,他的目標是貿易「零逆差」,讓美國不再吃虧。但是,甚少提及美國的國防軍事政策。川普上任已經超過百日,不提明確安全保障政策,卻介入以伊戰爭及俄烏和談,令各國不了解他的國防安全政策為何。在這種氛圍下,川普被各國認為他是一個不可預測領袖;現在他高興地歸隊北約,稱讚澤倫斯基要送「愛國者」防空飛彈,讓北約國家鬆口氣,起碼知道他是站在同一邊的夥伴。過去,美國的確對北約付出很大的防衛力量;現在,北約國家認清國家安全重要性,自己提升國防費到GDP5%,川普過去對北約的抱怨,如今解開,他也同意繼續領導北約。事實上,國際情勢會變得緊張,主要是俄羅斯和中國不斷增強軍事力量,入侵鄰國或威脅地區安全引起,各國不能再以戰爭不關自己的心態面對國際多變環境,這不是冷戰時期「意識形態」之爭,而是保衛人民自由民主、有尊嚴生存之爭,所以各國應該理性地思考提升防衛費、強化自我防衛的重要性,不應該一昧地反對增加。

四、美國對印太地區安全關注逐漸升溫與北約合作將不脫鉤

(一)美國仍然是北約與美日同盟主角

    美國的防衛力量跨越歐亞兩大洲,在歐洲對抗俄羅斯威脅,美國一直扮演著關鍵角色,這次北約峰會能讓川普高興地歸隊,並願意繼續領導,對印太地區國家而言,同感高興。今年2月,川普開始介入俄烏和談,強調要結束對烏克蘭軍事援助,轉移軍力對付中國威脅;如今,美國仍然是北約和美日同盟領導,川普同意繼續領導北約,讓近年來歐亞兩個最具關鍵的兩個軍事同盟合作不脫鉤。同盟條約中的第五條都規定,任一同盟國受攻擊,即美國受到攻擊。今年2月,川普會見日本首相石破茂已經表明過,將繼續適用於日本海域安全。這次北約峰會,川普態度轉變同意繼續領導盟國,使他的影響力提高。歐洲和印太地區安全在同一領導下,防衛力將會更圓滑。

(二)北約提高防衛費對臺海安全啟示

    川普自上任第二任期總統以來,和習近平僅是通電話而已,關係好壞難預測,會造成這種局面和川普指責中國有關,特別是美中去年貿易逆差達2,950億美元,世界之冠,令川普氣憤。而中國的回應卻是要等量報復,且奉陪到底。在日內瓦第一次談判後,中國的態度依然強硬;後來中國以稀土做為談判籌碼,態度更是強硬。雖然,中國同意在短時間之內開放出口,卻仍然嚴格管制。整體而言,習近平就是要向川普表達,談判的戰略主動權在中國,要歡迎你來北京訪問,你就得先讓步。在臺海安全方面,川普強調在他任期內絕不會讓中國入侵臺灣。其實,臺灣人民更不要忘記,川普是因為北約盟國都同意提升防衛費到GDP5%,才高興地歸隊繼續領導北約。這給臺灣非常重要啟示,面對中國多年來持續大幅度增加國防經費,兩岸軍費支出差距越來越大,臺灣朝野政黨應思考,我們每年度國防經費和自我防衛準備是否足夠。強化自我防衛是保衛臺灣安全的唯一途徑,否則,即使美國政府有心協防,也會降低意願。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