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丁樹範(Arthur S. Ding)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
Published 2022/10/19

軍事戰略與嚇阻

我國軍事戰略從早期「有效嚇阻、防衛固守」,到後來「防衛固守、有效嚇阻」,再到「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近來則集中於討論「整體防衛構想」。
(圖片來源:https://www.mnd.gov.tw/)


軍事戰略與嚇阻


丁樹範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


 人類進入核武器時代後,以核武器戰爭為主發展出的「嚇阻」概念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影響所及也從核武器戰爭擴張到傳統戰爭層面。

建軍已經暗含嚇阻的概念

 典型的例子是在我國的軍事戰略裡面,嚇阻一詞長時期被使用。從早期的「有效嚇阻、防衛固守」,到後來的「防衛固守、有效嚇阻」,再到「防衛固守、重層嚇阻」,每一位總統任期的軍事戰略都強調嚇阻,不論嚇阻放在前或放在後。然而,從人類的戰爭歷史來看,我們在軍事戰略裡加入嚇阻是否適宜?
嚇阻是要迫使敵方不要做己方不喜歡的事,手段是軍事。因此,除了像美軍等超級軍事強國在全球進行兵力投射採取攻勢行為外,對大部分國家而言,任何建軍的目的皆是在於嚇阻敵方的侵略。所以,建軍已經暗含嚇阻的概念。

 然而,核武器和傳統武器在嚇阻上的效果不同。核武器因為其大規模的殺傷性和毀滅性,以及由此衍生的道德性,使得核武國家間,即使是敵對,也都避免直接發生軍事衝突,以免衝突升級到使用核武器。這使核武器在嚇阻上有其效用和公信力。

 傳統武器就沒有上述核武器的效用。人類歷史上的戰爭都是傳統武器型態的戰爭。這是因為使用傳統武器的心理負擔比核武器少。進入高科技時代,武器攻擊的精準度大幅提升,使得傳統武器戰爭更可能出現。這表示,傳統武器的嚇阻效應低於核武器。

「整體防衛構想」討論如何以小博大

 如果建軍已經暗含嚇阻的概念,且傳統武器的嚇阻效應低於核武器,在軍事戰略裡再強調嚇阻是否是沒有意義的多此一舉?某種程度而言的確是。軍事戰略是假設開戰或不可避免,主要陳述戰時要如何和敵人作戰。當然,這涉及和作戰有關的武器裝備和訓練。

 我們再以美蘇冷戰時期在歐洲的對峙為例。以美軍為主的北約(NATO)面臨蘇聯華沙公約(簡稱華約,Warsaw Pact)大軍,美軍是打算以空地一體(Air Land Battle)作戰概念,配合美軍優勢裝備,對華約軍隊進行反擊,進而嚇阻華約可能的侵犯。空地一體戰略已是作戰概念,不再考慮嚇阻了。

 其實,針對兩岸軍力懸殊比例的條件,我國已有人提出沒有嚇阻用詞的軍事戰略。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將軍提出的「整體防衛構想」(Overall Defense Concept, ODC)是典型的例子。簡言之,「整體防衛構想」就是討論在作戰中如何以小博大,以劣勢對付優勢,並在此條件下使中國軍隊在侵略戰爭中不具有優勢。

有需要針對中國可能的軟封鎖或脅迫式施壓補強

 以嚇阻概念而言,「整體防衛構想」屬於拒止式嚇阻(deterrence by denial)。拒止式嚇阻是使敵人固然能發動侵略性攻擊,但使其佔不到便宜而無法達成目標,進而知難而退,終而不發動攻擊行動。

 這不表示「整體防衛構想」完美無缺。例如,中國軍方於本年八月初在台灣周邊演習,顯示「整體防衛構想」或有需要針對中國軍隊可能的軟封鎖或脅迫式施壓補強。另外,許多人士已對「整體防衛構想」提出專業批判。重點是國軍在未來修正或精進軍事戰略時,可以不必再把嚇阻一詞放進軍事戰略裡面,而以簡潔明確用詞直接提出軍事戰略即可。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