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王信賢(Hsin-hsien Wang)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
Published 2021/08/13

習近平西藏考察評析

7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赴西藏考察三天,是中共黨史上首位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與中央軍委主席前往西藏,具有重要的意涵。
(圖片來源:http://www.mod.gov.cn/big5/shouye/2021-07/23/content_4889997.htm )

 

 

習近平西藏考察評析 
    

 

王信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2021/7

  

  毛澤東曾提及「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也成為中共的重要傳統,故中共上至總書記、下至村幹部都須下鄉考察、調研。中共領導人,特別是總書記的國內考察行程,不僅呈現當前高層重視的政策議題,也是釋放重要政治訊號的場合。7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赴西藏考察三天,是中共黨史上首位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與中央軍委主席前往西藏,具有重要的意涵。針對此,本文有以下觀察。

凸顯中共對藏區的控制

  首先,此次考察意在歷史上凸顯中共對藏區的控制權。今年是中共「建黨百年」,也是共軍「解放」西藏七十週年,習近平選在此時以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三位一體」的身份赴西藏考察,自然想凸顯出中共對西藏的控制權,特別是習近平參觀拉薩哲蚌寺所被給予的「黃傘」禮儀,一方面,「黃傘」具身份與尊貴的象徵,另一方面,拉薩哲蚌寺是達賴系統的母寺,自1959年達賴喇嘛出走後,西藏發生的數個騷動均與哲蚌寺有關,故此舉具有「穩教即穩藏」的意涵。

  其次,此次考察既為強調中共治藏的政績,也在回應國際社會。相較於在其他地方的考察,習近平此次的西藏行程更為密集,涉及農村、城市、鐵路樞紐、水電站、宗教場所、文化街區等,旨在強調過去七十年來中共治理「新西藏」的政績。此外,近年西藏人權議題受到國際關注,尤其是美國去年底通過《西藏政策及支援法案》,且多次要求中國尊重西藏人權,五月的G7峰會也強調對西藏等人權問題的關切,故今年五月中共發布《西藏和平解放與繁榮發展》白皮書與此次習近平的考察多強調「新舊西藏比較」,即在回應國際社會對西藏人權的指責。

宣示在「印太」的戰略主動性

  再者,此行最重要國際戰略意涵即是劍指印度。按過往慣例,中央領導人赴西藏第一站多是拉薩,但習近平這次卻是到林芝後直奔尼洋河,此至少具有三個戰略意義:第一,林芝地處藏南,此區域是中印爭議地區,西邊是不丹,東邊是緬甸,習此舉具宣示主權意味;第二,到雅魯藏布江的尼洋河水電站主要並非關心生態問題,中印邊境之爭主要就是圍繞水資源控制展開的,中共在尼洋河口建立一級水電站將會完成對雅魯藏布江水資源的全面控制,更是實質掐住印度的咽喉;第三,習近平的下個行程即是搭乘火車前往拉薩,實地勘查川藏鐵路總體規畫與進度。預計2022年全面通車的川藏鐵路將會比青藏鐵路對西藏的控制力更強,對印度也更具威脅,畢竟四川的軍事與經濟地位是青海無可比擬的,且解放軍抵達印度邊境的時間,也將從原本的48小時減為10小時以內。

  2013年習近平曾明確提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習近平此行不僅為彰顯中共「治藏」的政績,更意圖宣示中國在「印太」這一端的戰略主動性,值得我們進一步觀察。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