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翁明賢(Ming-hsien Wong)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
Published 2021/07/16

美中疫苗戰略競逐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在此次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國家的情況下,華盛頓與北京各自針對「疫苗」有不同的戰略思考及對外援助作為。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llustrations/america-china-commerce-3582772/)

 

  

  美中疫苗戰略競逐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翁明賢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臺灣戰略研究學會理事長
   2021/7

 

 2020年1月23日,中國湖北省武漢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爆發採取封城以來,全球染疫人數超過1億7,900萬人,死亡人數達388萬多人。目前除了面對傳統新冠肺炎病毒之外,新的Delta變種病毒的傳染力極高,更加威脅全球社會的衛生安全與國家整體利益。在此次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國家的情況下,華盛頓與北京各自針對「疫苗」有不同的戰略思考及對外援助作為,呈現出美中兩強在「軟權力」領域的競爭,也牽動未來後疫情時代,全球戰略情勢的重整,以及更重要的臺海局勢的演變,值得吾人進一步思考臺灣在美中兩強競逐下的戰略平衡與選擇問題。

 在2020年1月份,新冠肺炎於武漢暴發之際,中國應對戰略思考在於「安內」才能「攘外」,首先採取全世界最為嚴格的「武漢封城」,推動「堅壁清野」策略,普遍全民篩檢,防堵各省的病毒擴散。另外,致力於疫苗的開發,進行全面性施打作業,以及檢疫隔離程序,實施綠色「健康碼」已為各地通行的準則。

 再者,在中國一方面對內抑制病情擴散,全力施打疫苗之際,北京也全力推動「疫苗外交」。主要戰略考量在於,一方面顯示出北京能夠有效控制疫情,並且能夠在很短期間發展出「疫苗」;再者,凸顯出西方國家醫療能量的相對不足,以及負責協調的「世界衛生組織」無法及時有效整合世界各國「抗疫行動」。

 不過,有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中國的疫苗優勢逐漸消失。因為,中國製疫苗遭到部分國家官方及民間的質疑,例如中東國家包括巴林及阿聯開始為曾接種中國國藥疫苗者,必須再接種輝瑞疫苗。此外,中國以「出售」與「捐贈」兩種方式向這些國家供應疫苗。根據統計,中國出售疫苗的數量幾乎是捐贈數量的40倍。

 2021年1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上臺以來,針對「新冠肺炎」的防治,提出一連串施打目標,預計在7月4日以前,達成成人接種率七成。近期因為效果優異,許多州也開始自行有限度解封。2021年5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釋出8,000萬劑疫苗到海外,協助他國抗疫。

 事實上,2021年3月,拜登參加「四方對話」(QUAD)視訊會議,其中重要議題項目亦即美日印澳4國四國同意共同生產疫苗,將集中資金和資源於2022年底前在印太地區配送10億劑新冠肺炎疫苗。另外,2021年6月11日的七大工業國(G7)峰會被媒體形容為「疫苗峰會」,七國承諾至少捐出10億劑新冠疫苗給全球。顯示出美國透過多邊主義形式,不僅「身先士卒」,同時,「登高一呼」各國共同參與,抵消了中國疫苗外交的火焰。

 2021年5月份以來,臺灣因為爆發新冠肺炎社區傳染,疫情嚴峻,急需疫苗等資源。中國方面則不斷釋放出提供疫苗給臺灣,或是安排所謂臺灣同胞前往中國大陸施打疫苗,也願考慮派防疫專家來臺。我國陸委會強調,陸方從未提供其疫苗資訊,只是明顯的統戰分化操作。事實上,中國不僅阻擾我國以「觀察員」身份,參加2021年世界衛生組織大會,更是透過「疫苗外交」利誘我中南美洲的友邦國家。不過,在此疫苗青黃不接之際,美日兩國展現出「雪中送炭」的疫苗及時雨,顯示出臺灣的國際戰略取向「親美、友日」的具體成果與重要性。

 因應全球公共衛生疾病流行,挑戰美中兩大國家間不同的戰略利益與考量。北京採取「單打獨鬥」,先安內再攘外,透過「疫苗外交」,展現其行有餘力、兼善天下的企圖。但是,隨著美國內部疫情穩定之餘,透過多邊角度,有計畫的援助全球與國,頗有「後來居上」的態勢,如同美國總統拜登強調:「正如二戰時美國是民主國家的兵工廠一樣,在抗擊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鬥爭中,我們的國家將成為全世界疫苗的兵工廠。」

 面對後疫情時代新的新冠變種病毒的出現,臺灣目前的防疫工作,除了阻絕境外、防堵社區群聚傳染,最關鍵在於加速疫苗注射,短期而言「外購」為主,長期從國家戰略角度思考「自製」為原則。因此,持續與美國強化疫苗戰略合作關係,透過復談的第11屆「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簡化疫苗等醫療物資進出口程序;另外,透過國外疫苗代工生產,擴大臺灣自我穩定供應能量,進而行有餘力,協助我國友邦與非友邦國家。這都是未來因應新冠肺炎流行常態化下的戰略思考。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