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邱亞文(Betty Ya-wen Chiu)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
Published 2023/03/20

全球衛生安全之基石─衛生專業人力的重要性

世界衛生組織於2021年底發布相關文件,強調基本公共衛生職能與初級衛生保健之結合,對於實現衛生安全與全民健康覆蓋至為關鍵。(圖片來源:Depositphotos)

 

全球衛生安全之基石─衛生專業人力的重要性

 

邱亞文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兼全球衛生暨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亞太公共衛生學術聯盟臺灣區域主席

 

 COVID-19已襲捲全球超過三年,超過6億人口確診,死亡人數達680萬人以上,對全球人類健康、心理、經濟等層面造成重大影響,就連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都曾於2022年底大嘆「全球化已死」。全球化對當今人類的發展影響甚劇,筆者認為保障全球衛生安全為重要解方之一。依全球經濟權威薩克斯(Jeffrey Sachs)所述,全球化往往在經歷重大破壞與變革後帶領世界進入下一個時代,全球管理模式也需因應改變。現今新的全球律法正重新形塑當中,強化全球衛生安全儼然成為當代重大目標,而強健的衛生系統更是改善全球衛生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環。

國際組織對於公衛之重視及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於2021年底發布〈在COVID-19疫情期間及以後建設衛生系統復原力以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和衛生安全〉之立場文件,強調基本公共衛生職能(Essential public health functions, EPHF)與初級衛生保健之結合,對於實現衛生安全與全民健康覆蓋至為關鍵,並對各國建設衛生系統復原力提出三大具體建議。首一要項便是「對EPHF的投資,重點是納入衛生安全與初級衛生保健」,需加強公共衛生專業人力在EPHF及緊急事件管理方面的能力,並開展EPHF與《國際衛生條例》(Intern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IHR)之核心能力評估。EPHF是確保公共衛生安全的最低要求,特別是針對實施IHR所必需之人力資源、監測、因應、準備、風險溝通、協調及IHR國家對口單位之溝通、國家立法政策及財政、實驗室服務等八大國家核心能力。

 聯合國早於2015年將IHR的達成能力與衛生應急準備措施列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指標3.d.1,此舉顯見IHR之重要性。為方便各國評估自身的核心能力發展情形,WHO與夥伴機構共同制定IHR核心能力監控框架,其中包括引進聯合外部評核工具(Joint External Evaluation, JEE),希望藉由外部評核可以更客觀評量發展情形。然而,歷經伊波拉病毒與COVID-19之侵襲後,許多原以為具備IHR核心能力的國家,卻未必能在疫情來臨時實際操作並成功因應,包括英、美等先進國家。為使JEE評核指標趨近實務面,WHO開始納入缺漏的元素,並甫於2022年發布了最新的第三版JEE3.0,將原先48項評估指標擴增至56項,新增包括「人力資源」及「衛生緊急事件」等相關指標,涵蓋如衛生人力專業培訓、突發事件人力調度、感染預防與控制、醫療衛生服務之提供量能等。可見,衛生專業人力對於衛生安全及促成國家達成IHR核心能力至關重要。

台灣應重新審視國家衛生安全人力發展策略

 回首人類千年歷史,全球衛生安全議題始終未曾間斷。我們能否從過往經驗中汲取教訓,並迎接下一次的挑戰呢?全球大流行宛如一面照妖鏡,凸顯世界各國缺乏對衛生專業人力進行突發事件防範和因應的培訓、衛生系統的組織及運行方面不足、多部門間協調鬆散等問題。是否有熟練並充足的衛生專業人力,以及健全的衛生系統,儼然成為在衛生安全體系中的關鍵環節。

 除此之外,我國應再次進行JEE評核,並加快腳步,藉此找出我國現今衛生安全體系中最迫切之需求。台灣雖曾於2016年進行JEE 1.0之評核與發布,卻已隔七年之久,台灣應重新審視國家衛生安全人力發展策略,包括公共衛生與醫療各級人力資源是否充足以及其職能之專業訓練。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與動盪的疫情時代,台灣應時刻強化整備及應變行動,以持續展現我國對全球衛生安全乃至於IHR行動的支持與公共衛生實務的貢獻。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