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丁樹範(Arthur S. Ding)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
Published 2025/07/17

人員情報無可取代

人員情報在進入強調高科技時代,仍然具有無可取代性。(圖片來源:Depositphotos)

 

人員情報無可取代

 

丁樹範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名譽教授

 

 今年六月,有兩個軍事行動因為其效果而震驚國際社會,分別是烏克蘭對俄羅斯發動的「蜘蛛網行動」(Operation Spider’s Web)和以色列對伊朗發動的「崛起雄獅行動」(Operation Rising Lion)。這兩個軍事行動分別對俄羅斯和伊朗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然而,這兩個軍事行動都涉及周密的人員情報作業,充分顯示人員情報在高科技時代仍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

烏克蘭之情報滲透與技術整合

 「蜘蛛網行動」是烏克蘭情報局於6月1日發動,深入俄國境內對俄國五個戰略轟炸機空軍基地執行秘密的無人載具攻擊行動。媒體報導,烏國情報局出動了117架無人載具,攻擊了五個基地的20架俄國戰略轟炸機,徹底摧毀其中的10架。烏國以廉價無人機攻擊俄國造價昂貴的戰略轟炸機造成俄國巨大損失。另有報導指出,一至二架更昂貴的俄國空軍A-50空中預警及指揮機也遭到攻擊。令人訝異的是,五個空軍基地之一的別拉亞空軍基地(Belaya Air Base)位在西伯利亞東部,距離烏克蘭有4,300公里之遠。

 更令人驚訝的是,烏國的無人載具是從俄國境內發射。烏國總統澤倫斯基稱,該專案從計畫到執行共用了18個月又9天。該批無人載具的零組件是從烏國偷運到俄國,並於俄國境內組裝。組裝後的無人機放置在可拆卸木屋頂端,聘用不知情的俄國駕駛員用貨櫃卡車把木屋運到目標區附近後,以遠端遙控進行攻擊。

 上述整個專案是極其複雜的運作過程。其中涉及構想的提出和可行性分析、人員協調配置、內部保密、了解俄國安全漏洞、熟悉俄國民情和文化而不被檢舉,以及異地組裝測試和遠端遙控技術等。有分析指出,這個行動破壞俄國約兩成現役遠程航空兵力,使俄國未來只能依賴彈道導彈攻擊烏國軍事設施。更嚴重的是可能破壞俄軍士氣和信心,不利俄軍未來在烏克蘭戰場運作,損害普丁要達成的目標。

以色列精準打擊伊朗核能與軍事核心

 「崛起雄獅行動」也涉及長期規畫與情報滲透。該行動於6月13日由以色列發動,其目的是盡可能摧毀伊朗的核武設施,包括:鈾提煉設備、尖端核子科學家,以及軍事設施。其方式是動用包括戰機空中攻擊、網路攻擊、無人載具精準攻擊,以及特種部隊對目標進行聯合協調攻擊。

 媒體報導指出,許多尖端核子科學家和高階軍事領導人確定於半夜睡覺時被炸死在床上;也有高階軍事領導人收到以色列發給他的通知,囑他於限定時間內離開以保個人和家人生命安全。類似的消息都指向一個事實:伊朗高階軍事領導人和尖端科學家的行蹤都已被明確鎖定,使得以色列的行動得以達成目標。

 媒體指出,許多伊朗民眾因為國際、國內經濟壓力失去了對哈米尼政權及自身未來的信心,這為以國滲透奠基。同時,伊朗內部反間諜情報系統也有大量疏漏與錯誤,甚至可能有部分情報人員早已變節,導致伊朗無法順利開展反間諜活動。以色列透過這些伊朗民眾與情報官員組建多支潛伏小組,並持續透過秘密方式向這些潛伏小組提供無人機、武器的零件與彈藥。最終,潛伏小組在行動開始前,協助以色列情報機構先行破壞或癱瘓了伊朗境內的防空系統與反擊能力,使以軍戰機能輕鬆地在伊朗上空飛行並執行空襲任務,甚至不能排除潛伏小組協助參與對伊朗軍方高層與核科學家的暗殺任務。

以色列與烏克蘭行動對臺灣之反思

 以上兩個軍事行動充分說明人員情報在進入強調高科技時代,仍然具有無可取代性。其成功需要政治領導人的重視、情報機構領導人的眼光、對環境變化靈敏度,以及對工作人員的嚴格培養訓練。

 這兩個例子對我們絕對有其意義。2024年我政府破獲的國軍現役和退役人員將重要軍事機密給中共的案例是2021年的三倍之多。這還不包括非軍職人員洩密者。這顯示,中國除了加強對我們的軍事脅迫外,滲透更是他們的工作重點,期待不戰而使臺灣屈服。因此,如何強化我國反情報工作和防止中共的滲透已然是未來國安工作中除了軍事反脅迫外的重點工作。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