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ct Foundation

  • 簡余晏(Yu-yen Chien) 資深媒體人
Published 2021/03/06

中國疫苗對臺灣的認知作戰

中國以疫苗大外宣與疫苗統戰試圖扭轉負評,但民調顯示,全球仍對威權中國出產疫苗沒有信心。最近德日經濟官員陸續向我國提出晶圓增產之請求,這也引發政府考慮成立晶片國家隊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中國疫苗對臺灣的認知作戰

 


簡余晏
資深媒體人
 2021/3

 

       中國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去年重批臺灣「以疫謀獨」、今年再以「那個先生」痛罵陳時中,兩度「戰狼式攻擊」都正好在臺灣的院內感染民心不安時刻。還記得當時也正好有網路謠言「李前總統染武肺病逝」引發側目嗎?這次,則有「國臺辦免費給陳時中上一堂科普課」的官媒報導,以疫苗大外宣與疫苗統戰發動一波波「認知作戰」,在國際上從非洲進攻到歐洲,在形式上從發言人、官媒、網路、謠言、到意見領袖社群軟體「融媒體」環環相扣,全面襲來。

        國防安全研究院曾指出,COVID-19爆發後中國大外宣手段轉變,對臺展開「認知作戰」,擾臺行為不只軍機飛行、兩棲演習、海軍巡邏、外交孤立,並以網路攻擊、假訊息與社群軟體等相輔相成。路透社特稿亦指出,兩岸衝突早已展開,擁兩百萬軍力的共軍不打「登陸戰」,而是以設法消耗臺灣戰力與鬥志的「灰色地帶作戰」(gray zone warfare)來進行常規衝突,不用槍砲卻強化施壓,目標是要消磨侵蝕臺灣人抵抗意志,也就是改變臺灣人看法的「認知作戰」。

        如果從臺灣兩次醫院院內感染時間點,來分析國臺辦及融媒體的兩波攻勢。回首2020年2月29日林口某醫院院內感染,翌日(3月1日)刑事局就接獲假訊息案件18案,其中中國網軍造謠13件,內容多中國用語及簡體字,甚至有「李前總統因新冠肺炎病逝」不實消息,造成媒體爭相報導及網路熱議,引發民心不安。中國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則抨擊臺灣對陸配、陸生、臺商冷血歧視,她聲稱「所謂大陸網友在臺散布疫情假資訊是編織謊言」。3月24日臺美聯合聲明共同防疫,朱鳳蓮重砲痛批「以疫謀獨」,搭配環球時報等媒體輿論戰、心理戰,採發言人攻擊的戰狼式認知作戰。

        這一次,2021年1月12日桃醫事件21人染疫,輿論戰攻擊從全民普篩、為什麼不買中國疫苗、臺商爭打中國疫苗,進入到:核酸檢測費用太貴、陳時中買不到國際疫苗,以此動搖臺灣防疫信心,原本國際讚揚的臺灣防疫模範生,剎時扭轉變成如之前臺商徐正文所批:「臺灣防疫慢半拍」、「核酸檢測費用比大陸貴好幾倍」、「陳時中下臺」。

        例如:1月26日中國時報大篇幅報導「疫苗輸臺,中國準備好了」,27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出手,記者會上用字刻薄痛罵陳時中:「專業無知,混淆概念,糊弄矇騙」。中國網媒「海峽之聲」下的標題極盡諷刺「恭喜陳時中獲得國臺辦一堂免費科普課」。朱鳳蓮要「這位先生」說明核酸檢測。在此同時中國網媒則自誇稱中國疫苗「給全球抗疫带來希望。」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網路以假訊息訕笑「臺灣拿流感疫苗替代新冠疫苗」,引前總統馬英九話批評臺灣不進口中國疫苗,再用前立委孫大千說法稱如果打中國疫苗桃醫可能就不會感染,批陳時中拒普篩,調侃島內疫苗遥遥無期。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前理事長李來希也在社群喊說要全民普篩,口徑一致批自費篩檢價格貴。儘管臺灣同時也被評為全球防疫前三名,但這一周從普篩、試劑到疫苗,被特定媒體名嘴罵得一無是處,幾乎眾口鑠金。

        扛著病毒發源地的汙名,中國以疫苗大外宣與疫苗統戰試圖扭轉負評,全球現僅美、英、德等國共四支疫苗確認符合國際規範,其中不包括中國疫苗,但因「疫苗民族主義」各國以自救為主,導致疫苗被壟斷,不及全球人口二成的富國搶走五成疫苗,現況給了中國疫苗輸出宣傳的機會。但民調顯示,全球仍對威權中國出產疫苗沒有信心,儘管中國疫苗已抵達柬埔寨、巴西等國,疫苗大外宣從非洲進入到歐洲部分媒體,疫苗統戰從國臺辦到臺灣網紅,下一波出手可能更兇狠粗暴。臺灣作為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評比的東亞民主自由第一名、全球第十一名,應該繼續以民主自由來對抗威權滲透,以互相信任的正向價值來防堵花言巧語的疫苗統戰。

Editor’s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lect the policy 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ospect Foundation.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