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ct Foundation

  • 王信賢(Hsin-hsien Wang)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
Published 2023/06/02

近期中共國際大統戰分析

中共的「統戰」源自蘇聯的鬥爭理論,並在建政前的黨內、國共鬥爭與抗日統一戰線中累積經驗。
(圖片來源:Depositphotos)
 

近期中共國際大統戰分析


王信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


 「統一戰線」、「武裝鬥爭」與「黨的建設」是中共的三大法寶。中共的「統戰」源自蘇聯的鬥爭理論,並在建政前的黨內、國共鬥爭與抗日統一戰線中累積經驗。在中共建政後,這項「法寶」也充分應用在對外策略中,1960年代中蘇共交惡,聯美反蘇統一戰線因而出現;同樣,毛澤東的「中間地帶論」、「三個世界理論」也是基於此。當前美中戰略競爭激烈,更可看出北京當局的「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既聯合又鬥爭」、「善用敵人內部矛盾」、「取得獨立自主權與領導權」等作為。以下針對近期中共國際大統戰,提出幾點觀察。

捨棄戰狼外交、建立和平製造者地位

 首先,在國際大統戰中,首要之務便是擴大自身的群眾基礎、取得道德高位。「二十大」之後,中共對外政策出現了重大轉折,捨棄戰狼外交,意圖在全球扮演和平製造者(peace maker)的角色,包含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和解,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土耳其與埃及間的可能調和,甚至是柬埔寨、緬甸等國的內部衝突。一方面,這些議題多是美中關係的槓桿,另一方面則是展現其「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以目前中國在國際間的處境,雖然難度很高,但其早已開始大外宣與內宣,宣傳並凸顯出其與美國在各地紛爭中角色的差異。

對於美國「相應不理」,保持戰略自主

 其次,中國的主要敵人殆無疑義是美國,但由於美國過於強大,故其採取的方式是「相應不理」。近期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甚至是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等皆提出雙方開啟會談,但中共多是「已讀不回」或只提「保持通話」應對。這一方面主要是居弱勢的談判策略,以保持戰略自主,另一方面是基於美國兩大黨總統候選人的初選已鳴槍起跑、美債問題期限逼近等,讓其「自亂陣腳」一陣後再觀察。

 雖對美國相應不理,但中共對美國盟友態度則趨於強硬,如近期韓國總統尹錫悅談論兩岸關係,以及其與美國拜登總統共同發表的「華盛頓宣言」,皆引來中共的強烈反應;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德國外長訪中時,中國外長秦剛的強硬態度,這可看出日前寶馬汽車(BMW)的「冰淇淋」事件絕不單純。此外,近期北京對日本、菲律賓等亦復如此。值得留意的是,中共強烈回擊的多與台海議題有關。

廣建外圍、拉攏中間地帶國家

 再者則是廣建外圍、拉攏中間地帶國家。「二十大」後,特別是今年三月「兩會」習近平續任國家主席,中共接待了來自西班牙、新加坡、馬來西亞、法國、巴西與阿根廷等國領袖。其中,歐洲國家顯然是北京最想撬開的美國同盟,包括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去年11月率先訪中,緊接著包含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西班牙首相桑切斯(Pedro Sánchez)、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等相繼訪問北京,彼等對北京在俄烏戰爭與台灣問題中的態度,以及自身的「戰略自主」雖有差異,但在美中競爭讓歐洲國家無法完全與美國立場一致,北京已算是有收穫。此外,南美與非洲國家則是中間地帶,近期巴西與阿根廷相繼宣布以人民幣結算雙邊貿易亦是一例。

 整體而言,美中戰略競爭已屆滿五年,美中都在調整自身的節奏與步伐。一方面,美國內部政治競爭將會持續到明年底;另一方面,在北京的國際大統戰中,「聯左」、「拉中」、「打右」已逐次展開,夾在美中競爭間的國家必須有更靈活的策略才能跟上新的變化。

Editor’s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lect the policy 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ospect Foundation.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