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張延廷(Chang Yen-ting) 清華大學清華學院榮譽講座教授
Published 2021/08/26

美國進行大規模軍演的戰略意涵

美國今年8月在印太地區舉行之LSE 2021大規模演習,總兵力逾25,000人,共跨越17個時區,規模浩大。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USNavy/photos/pcb.10158293360852823/10158293360737823 )

 

 
張延廷
清華大學清華學院榮譽講座教授
 
 
 

美國進行大規模軍演的戰略意涵

  

  美國今年8月在印太地區舉行之LSE 2021大規模演習,參與人數及地域都較以往盛大,包括動用海軍與陸戰隊6個指揮部、5支海軍艦隊及3支陸戰遠征軍(MEF),包括航空母艦及潛艦大小船艦36艘,總兵力逾25,000人,共跨越17個時區,區域涵蓋地表的三分之二,規模可謂浩大。

  由於範圍及幅度太大,部分成員實施電腦兵棋推演及指揮所演練,相關演習的前半段雖只有美軍部隊參與,但後半段則納入盟邦及夥伴。其目的是近年面對中國軍力快速擴張,必須因應未來戰場及敵情變化,藉演習過程及實兵驗證的結果用來制定新的戰術戰法、作戰程序及節奏,並發展出新興作戰概念以強化聯合作戰能力。

臺灣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整體觀之,現在美、中競逐並非只是純經濟競賽或大國勢力範圍的爭強而已,更有著中共要以「中國社會主義模式」來取代西方「民主模式」,在競逐過程當然會產生意識形態的對立。而臺灣地緣戰略位置正是位於海權與陸權交會的最前端,即成為兩強對撞的焦點。對美、中各別而言,臺灣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那個陣營擁有臺灣的地緣戰略價值,誰就掌握了陸權及海權的戰略制高點。

  隨著情勢與實力消長的變化,美、中各自願意付出多大代價以確保在此區域的戰略利益也將隨之產生變化,而臺灣的政治動向更是重要的關鍵。簡言之,臺灣已成為兩強較勁拉攏的場域,亦是一個對撞的熱點,必須謹慎因應,避免矛盾螺旋上升而產生危機。

  近年中國軍力及經濟力量成長,是影響美國和亞太地區盟友和夥伴關係的主要因素。從南海到中、印邊境領土糾紛,中國正逐漸加大主權聲索力道,並對外來挑戰採取強硬的回應。而且南海及臺海議題一向是中國核心利益,近來中國船艦不斷出現臺灣周邊海域,軍機亦常態在西南空域活動,都是嘗試要跨出第一島鏈展現軍力,包括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多頻次在南海及西太平洋巡弋,已對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主導權產生挑戰。

期待日本及各盟國發揮更大抗中功能

  然則,南海主權爭端不僅涉及美、中互動氣氛,由於日本亦視該海域為其1000浬海上生命線範圍,故日本南海政策與美國同調,主張南海航行及飛越的自由。不難看出日本欲藉南海與中國東海主權爭端掛鉤,使美、日同盟範圍延伸至南海,意味著東亞海域戰略安全形成一體化,使中國在東海、南海的應對必須同時兩面應付。

  目前美、日、印、澳所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已成為印太戰略框架的核心,在美、中會談前先登場的四方對話及美日、美韓聯合公報內容對臺海議題的關注,就是美國面臨印太地緣政治變化及中國軍事威脅,期待日本及各盟國在抗中角色能發揮更大功能,日本也展現更具體行動,並常態在釣魚臺列嶼周邊地區舉行美、日聯合演習,便可見一斑。

  總體觀之,雖然美、中經濟與軍事實力差距逐漸縮小,但美國所具之外交及地緣優勢、民主制度、教育環境、尖端科技、太空戰略、金融霸主的地位,仍使中國難望其項背。中國軍力要跨出太平洋必須突破第一島鏈,但目前第一島鏈幾乎都是美國的戰略夥伴。世界的頂尖人才大多在美國求學或工作,全球金融系統亦以美國為主,而且美國的民主制度比中國模式更具吸引力,不難看出目前兩強之爭仍以美國居上風。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