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謝若蘭(Jolan Hsieh)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暨台灣安保協會理事長
Published 2021/07/28

從性別與族群展望後疫情時代下的臺紐關係

紐西蘭與臺灣同樣是以國家元首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的國家,並在這一波的全球COVID-19疫肆虐中,正好是由女性領導者治理,我們正好在漸進中的後疫情時代相互借鏡。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2943647690328&set=pb.100069240788649.-2207520000..&type=3)

 

  

從性別與族群展望後疫情時代下的臺紐關係

          

 

謝若蘭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
   2021/7

 

 

 紐西蘭亞洲基金會(Asia New Zealand Foundation)近期公布了年度調查,認為中國是朋友的紐西蘭人比例從2019年的40%降至31%,而將中國視為威脅的比例則從21%增至35%,首度發生將中國視為威脅的比例超過視為朋友之調查。這些因素當然包含了自COVID-19帶來的全球影響。

 COVID-19疫情爆發是毀滅性的,各國的原住民族社群,更因為多重的因素,影響甚巨。曾經訪臺的著名紐西蘭毛利學者史密斯(Linda Tuhiwai Smith)提出,雖然紐西蘭總理的領導值得稱許,尤其在疫情初期為了避免擴散而決定封鎖邊境,成功防堵疫情擴散,而成為全球的成功案例。但是,因為經歷過1918年時被國家公衛體系遺忘的毛利社群,對於大型流感的肆虐所帶來個嚴重衝擊猶記在心,因此此次毛利社區透過長期的韌性來恢復自主供養能力,直接回應自主保護措施,包含在社區設置邊防監控進出人員,組織社區的食物供應鏈等。

 紐西蘭政府健康部所規畫的毛利社會健康策略中,主要是以「健康未來」(Pae ora, healthy futures)為主軸,納入了包含個體、家庭、以及環境三個觀念的相互連結與提升,透過政策提供建構毛利人生活於完整健康(healthy and wellbeing)的環境體系,鼓勵不管是健康或是身心障礙者都應該合作協力,去除狹義的健康定義,並致力提供高品質與有效率的服務。這些健康意涵源自於毛利知識體系,也被納入全國健康策略來推行。

 紐西蘭的《懷唐伊條約》(Treaty of Waitangi)是捍衛並保障毛利主權的重要法源基礎。從紐西蘭健康部於2020年4月出版的COVID-19健康體系因應計畫書 ,針對毛利族人健康,強調依據《懷唐伊條約》的基礎,應包含下列五項原則 :一,自決權與主權原則:確保毛利族人在設計、提供服務、評估等各面向的參與意見,以及成為決策之重要關鍵;二,平等原則:確保國家承諾消除因為疫情所可能帶來的健康不平等,包含正向觀測毛利健康及相對應達到的健康需求;三,積極保護原則:確保國家具體行動回應疫情對毛利健康的影響,實施針對毛利各層級(個人、家庭、社區、部族等)資源是否有效因應可能的衝擊;四,選擇原則:以國家義務確保必須具有文化合宜性來肯認與支持毛利照顧模式;五,夥伴原則:確認國家與毛利族人在治理、設計、傳遞服務、監視疫情發展與反應上的夥伴關係,共同為毛利的健康平等權分擔責任。

 諸多國際媒體均依據防疫成效與政策進行國家的領導決策之評論,包含臺灣的蔡英文總統與紐西蘭的阿爾登(Jacinda Ardern)總理在內,在國際上被視為相當傑出,並直言提出女性國家首領相較之下較優於男性。阿爾登總理領導下的紐西蘭之決策層級納入毛利族人的積極有效參與原則,延續並加強國家整體政策中納入原住民族傳統知識,任用國會議員馬胡塔(Nanaia Mahuta)擔任外交部長,顯示國家重視族群與性別的多元視野,在高層決策體制中進行整體結構翻轉之重要。

 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應該是政策與價值的落實,是一條長遠的路。紐西蘭與臺灣同樣是以國家元首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的國家,並在這一波的全球COVID-19疫肆虐中,正好是由女性領導者治理,我們正好在漸進中的後疫情時代相互借鏡。在當下邁向後疫情各項政策的挑戰之際,可預期地是整體經濟面向的挑戰,對原住民族社會的衝擊,均相當的大。

 基於長期關注紐西蘭在政策部門在人事上運用性別與族群優勢,建議此際應更積極強化兩國透過臺鈕經濟合作協定(ANZTEC)中的原住民族專章,尤其在紐西蘭外交與經濟貿易合一的政策下,外交部長馬胡塔為毛利原住民,並在首次主要演說中對中國政策的發表,而其所派駐臺灣的貿易代表亦由具有長期實務經驗的魏緹娜(Tina Wilson)擔任,臺灣應該積極提出以雙邊共同價值與利益為主的優先順序,來面對此次疫情可預見的影響,以及其帶來可能帶來的文化、經濟、土地、政策、教育等面向的轉向,並透過性別與族群主流化的視野,以利落實進行中的轉型正義。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