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ct Foundation

  • 張建一(Chien-yi Chang)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兼院長
Published 2022/07/26

臺灣電價該如何漲?

在國際發電相關原物料價格至今仍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經濟部終於在6月27日時召開了111年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決議針對用電大戶來調漲電價。
(圖片來源:https://www.taipower.com.tw/tc/news_info.aspx?id=6182&chk=420ac0d3-7ded-4b92-ad0e-4015c93cfba9&mid=17¶m=pn%3d1%26mid%3d17%26key%3d)

 

臺灣電價該如何漲?

 

張建一
臺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兼院長

 

 從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始,由於國際供應鏈的移轉,國際物價就已經蠢蠢欲動了;而2020年至今仍然持續的新冠疫情把通膨這一把火點燃;2022年2月24日的俄烏戰爭則是對通膨火上加油,特別是用於發電的原物料:包括原油、天然氣與煤等商品均出現大漲的情況。也因為如此,我國台電公司的發電進口成本大幅增加,今年1至4月台電帳面上已經出現469億元的虧損。即使如此,為了考量產業的生產成本與民生電價,經濟部今年3月召開電價審議會在穩定物價優先下,出現史上最長的電價「連八凍」。

 然而,在國際發電相關原物料價格至今仍居高不下的情況下,經濟部終於在6月27日時召開了111年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會議決議針對用電大戶來調漲電價,漲幅達15%,而考量到民生物價穩定性,一般住宅每個月用量1000度(一期電費2000度)以下、商店及低壓用電、高壓以上6展業及高中以下學校均不調整,其中一般住宅用電每月為1000度以下約占了97%(1271萬戶)。電價調整方案從7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有97%的用電戶不會受到影響。

小型經濟體不能放任國際原物料價格完全傳遞到國內

 臺灣是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大部分的能源,包括原油、天然氣與煤炭都必須仰賴進口。如果這些用於發電的原物料國際價格大漲,而台電全部反應在電價上,那對國內產業的生產成本與民生用電的影響是相當大,這就是所謂的「電價一漲,萬物齊漲」,而且很多商品與服務一旦漲上去,即使未來電價可能下調這些商品與服務的價格也不可能再降回來了。

 為了能夠緩和對國內物價的直接衝擊,很多國家對於電價均有穩定機制,包括臺灣。在我國,台電是一家國營事業,它雖然也是一家公司,但是97%的股權是由各級政府所掌控;也就是說,當初政府成立台電公司,並允許它獨占是有其政策目的—穩定國內電價。既然台電是一家經濟學的獨占企業,因此國內電價市場並非是經濟學中所謂的自由競爭市場,也就沒有所謂的「應尊重市場機制反應成本調漲售價」問題。

電價的調漲必須在公司治理與政策任務間找到平衡點

 台電是一家國營公司,它當然應有適當的資本報酬率。然而,如果沒有累積虧損,台電的盈餘配息也大都繳回國庫。既然如此,台電在公司治理與政策任務的兩大目標下,理當更偏向政策任務,亦即穩定國內物價。事實上,根據「公用售電業電價費率計算公式」,各類用戶電價費率有其訂定原則,包括以下數者。

 一、反映成本:(1)按電力供給過程所需成本,反映於各類用戶電價,落實使用者付費(特高壓/高壓/低壓用戶之電力傳輸成本不同);(2)按各時段供電成本差異,訂定時間電價;(3)各類用戶總電費應符合電價調整方案之總電費收入。二、節能減碳:導入累進費率概念,用電量多者負擔較高單價。三、抑低尖峰:適度加大時間電價尖離峰價差或價比,鼓勵抑低尖峰用電(二段式尖離峰價比至少二倍,三段式尖離峰價比至少三倍)。四、照顧民生:(1)表燈非時間電價之用電級距,民生基本生活用電採較低電價訂定。第一段級距電價得低於供電成本,第二段級距電價接近供電成本;(2)民生基本生活用電調整時,需評估對物價及經濟之衝擊。五、大類用戶定價原則:(1)住宅及小商家電價,以照顧民生及節能減碳為原則;(2)工商業電價,以使用者付費及提升能源效率為原則。

 因此在這些原則下,我們支持電價上漲,但不應一次性調足;若台電在虧損1千億情況下,要藉由一次調整電價達到完全彌補,造成的民生層面將產生無差別傷害,我們社會的損失將何止1千億元?

 此外,根據上面的原則,電價漲價要先針對工業用電大戶先漲價。事實上,過去三年臺灣的經濟成長與出口均相當亮麗,臺灣製造業近年在臺灣國際能見度大幅提高下,臺灣製造的產品也有能力轉嫁到下游或終端需求。因此此次電價優先調漲耐得住上漲壓力的工業用電大戶是正確的決策。雖然在電價上漲的前夕,產業界有聲音認為若只調整用電大戶的電價,製造業一定會出走。其實國內很多用電大戶早已經是國際上相當有競爭力企業,反而應該承擔更多企業社會責任,實在是沒必要說電價上漲就要出走。

此次電價的調漲對國內物價影響不大

 電價調高會不會影響內需,當然會有一點影響;但在民生用電、中小型服務業沒有調漲,內需影響就不大。有些製造業也是內需,可能反映在躉售物價指數(WPI),但是否很快傳遞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還要觀察,如果電價是針對出口的用電大戶來調整,這部分傳遞到國內物價的影響較小。至於後續電價還會不會再調漲,只能看國際經濟情勢的變化,特別是俄烏戰爭的發展與下半年全球濟的表現,但不確定性仍然相當高!

Editor’s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lect the policy 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ospect Foundation.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