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張建一(Chien-yi Chang)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兼院長
Published 2021/11/30

全球通膨真的來了嗎?

由於美國大規模解封,美國的CPI由3月的2.64%漲幅,一路增加至6月的5.32%、7月的5.28%、8月5.3%,直到9月的5.4%,連續4個月出現5%的上漲率。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llustrations/gear-gears-dollar-work-finance-3816682/
 

 

全球通膨真的來了嗎?
 

 
 

張建一

臺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兼院長

 
 
  

  在全球疫苗普及率愈來愈高使得全球疫情逐漸受到控制下,全球終端產品需求逐漸回溫甚至出現報復性的需求,但因供應鏈無法即時調整,造成原物料價格與終端產品價格出現幅度不一的上漲。以美國為例,由於美國大規模解封,美國的CPI由3月的2.64%漲幅,一路增加至6月的5.32%、7月的5.28%、8月5.3%,直到9月的5.4%,連續4個月出現5%的上漲率,使得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不得不改口說:目前供應鏈限制的風險顯然陷入更長、更持久的瓶頸,此將導致更高的物價上漲率。

短期供應鏈限制的風險仍然存在

  事實上,美國當前CPI上漲率居高不下除了因去年油價基期較低外,另一個原因確實是供應鏈限制所造成的。美國40%進口貨品是由洛杉磯與長灘兩大港口進入美國,而這兩大港口除了進駐的碼頭工人尚未回復到疫情水準之前外,另一個就是法規的過時導致快速且大量的貨櫃無法進港卸貨,而空櫃亦無法返航載貨,造成所謂的「塞港缺櫃」現象。除了美國之外,歐元區亦有類似情形。10月歐元區的CPI上漲率為4.1%,較9月的3.4%增加了0.7個百分點。然而處在地球另一邊的兩大經濟體日本與中國,其9月的CPI上漲卻分別只有0.2與0.7%。由於歐美經濟復甦較快,因此急速的需求加上供應鏈的卡關,導致CPI快速上漲;而中國與日本因本身經濟結構及經濟復甦緩慢,加上亞洲又是全球的商品主要製造區域,物流受到的影響相較歐美來的低,因此CPI上漲幅度相對較低。

  由此可知,在全球前四大經濟體展現出不一致的CPI上漲幅度,因此直接斷言全球物價全面性持續上漲的通膨即將來臨,未免言之過早。不過,值得注意地是,美國長期以來以CPI上漲率2%的貨幣政策目標可能要因近年來的重大情勢改變而有所調整。

全球化效應壓制物價上漲的力道將減弱

  2019年,幾位國際學者利用OECD國家的資料,發現1989-1998年與1999-2008年這兩個期間,失業率與物價上漲率仍存在負向關係,亦即菲利浦曲線仍然維持正常的負斜率,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菲利浦曲線逐漸往內移動,而且變得更加平坦。而2009-2018年這段期間,菲利普曲線幾乎接近水平線,物價上漲率對於經濟活動或失業率變動的反應完全鈍化。這幾位學者普遍認為是因為全球化效應、勞動市場的結構性改變與電子商務快速成長,造成過去30餘年全球物價的穩定。

  基本上,後兩者,包括勞動市場的結構性改變與電子商務快速成長仍將持續,因此仍將對全球物價上漲有壓抑的效果,只是效果可能不像過去那麼大。我們應該注意的部分是,全球化效應的改變反而有機會墊高美國聯準會的2%通膨目標。這是因為2018年美中貿易爭端的持續與2019年疫情的影響,使得過去全球化的效率供應鏈轉變成的穩定供應鏈對帶來的物價穩定效果將逐漸消失,甚至將導致全球生產成本上漲進而提高全球的物價水準。不過,美中兩國對於彼此的進口產品仍存在高額的進口關稅,美中貿易爭端能否趨緩調降關稅,進而降低輸入性通膨,而疫情能否持續受到控制使供應鏈物流逐步恢復至正常水準,將是短期全球物價水準能否持續穩定的重要因素。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