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ct Foundation

  • 陳尚懋(Shangmao Chen)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
Published 2025/10/08

從泰柬衝突看泰國國內政治變動

阿努廷以311票對152票的懸殊差距擊敗為泰黨推舉的猜卡盛,當選為泰國第32任總理。
(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344229247067733&set=pcb.1344229363734388)

 

從泰柬衝突看泰國國內政治變動

 

陳尚懋

佛光大學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教授

 

 泰國與柬埔寨兩國於5月28日在邊境地區發生小規模衝突,起初雙方皆希望循往例透過外交談判方式解決。但隨著6月18日泰國總理貝東丹與柬埔寨前總理洪森的通話記錄被公布,局勢急轉直下。在該通電話中,貝東丹親暱地稱呼洪森為「叔叔」(uncle),並稱泰國軍方與政府立場對立,瞬間引爆泰國國內的強烈不滿,也導致後續危機處理失序,衝突升級。7月24日,泰柬邊境地區再次爆發嚴重衝突,造成數十人傷亡,標誌著泰柬緊張情勢進入新一輪惡化。而貝東丹本人也因為這通電話,於8月29日被泰國憲法法庭裁定違憲,並立即解職,泰國政治再度陷入動盪。

軍文矛盾激化迫使政府放棄外交協調

 在6月18日「電話門事件」爆發後,泰自豪黨黨魁阿努廷第一時間宣布退出執政聯盟。貝東丹隨即於7月1日被憲法法庭宣布暫停職務並接受調查。她在通話中批評軍方的作法,導致其民意支持度驟降至僅9%,為泰黨所領導的聯合政府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另一方面,軍文關係也面臨嚴重挑戰。軍方因站在衝突第一線,展現出強硬姿態,形象逐漸凌駕文人政府。為泰黨為挽回民意,不得不放棄原先傾向外交協調的立場,轉向採取更為強勢的軍事行動,於7月24日下令出動F-16戰機,轟炸柬國境內軍事設施,使得泰柬衝突一發不可收拾。

 事實上,在七月初召開的東協外長系列會議期間,中國外長王毅即曾分別與泰柬兩國外長會晤,表達希望居中協調衝突的意願,但成效有限。直到7月24日衝突全面升高後,東協與美國兩大強權才真正意識到事態嚴重。美國總統川普於7月26日分別致電泰柬領導人,警告若衝突持續,美方將對兩國施加對等關稅。隨後,泰柬雙方於7月28日在東協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總理安華的邀請下舉行會談,並在中美兩國代表見證下簽署停火協議。為此,中國也不落人後於7月30日邀請泰柬代表前往上海進行非正式協商,惟在效率與效力方面略顯不足。

阿努廷接掌過渡政府

 此次泰柬衝突表面上雖然暫時平息,但由此引發的泰國國內政治風暴,卻隨著貝東丹下臺而全面展開。扮演關鍵角色的人民黨表示,若阿努廷同意在上任四個月內解散國會並舉行修憲公投,該黨將支持其出任總理。最終,於9月5日的國會總理選舉中,阿努廷以311票對152票的懸殊差距擊敗為泰黨推舉的猜卡盛,當選為泰國第32任總理。

 此結果顯示,為泰黨未能有效掌握聯合政府內其他盟友的支持,甚至黨內亦出現分裂,加上猜卡盛高齡76歲且健康狀況受質疑,最終無力回天。值得注意的是,阿努廷雖成功當選,但其任期預估僅有四個月,屬過渡總理性質。在此期間,各政黨勢必摩拳擦掌,積極準備即將到來的重新大選。當前泰國仍面臨諸多困境,包括美國加徵19%對等關稅的壓力,以及國內房地產與觀光業的長期低迷。此次政治變動無疑使泰國經濟面臨更大挑戰,雪上加霜。

Editor’s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lect the policy 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ospect Foundation.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