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ct Foundation

  • 蘇彥斌(Yen-pin Su)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Published 2024/09/18

委內瑞拉大選爭議與拉美國際情勢分析

2024年7月28日,現任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與反對派候選人、前外交官岡薩雷斯,以及其他八位候選人共同競爭總統大選。(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88661877018043&set=pb.100076227030524.-2207520000&type=3&locale=zh_TW)

 

 

委內瑞拉大選爭議與拉美國際情勢分析

 

 

蘇彥斌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2024年7月28日,在沒有連任限制的情況下,現任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Nicolás Maduro)與反對派候選人、前外交官岡薩雷斯(Edmundo González),以及其他八位候選人共同競爭總統大選。選後,國家選舉委員會(Consejo Nacional Electoral)宣布馬杜羅獲得了51%的選票勝選連任,而岡薩雷斯獲得了44%的選票。

選前背景

 2024年委內瑞拉總統大選是馬杜羅在2013年上臺後的第三次總統選舉,無獨有偶,這三次選舉的主要背景皆為委國的經濟危機。委國的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近20%,而石油及相關產品占其出口品項的95%。2014年中,油價開始下跌,原因是美國產油量的增加,以及開發中國家需求的下降;2015年,油價下跌至2008年水準。委國的石油經濟隨即劇烈震盪,通貨膨脹率急速攀升,市場秩序逐漸失控,黑市交易猖狂。從馬杜羅2013年上臺到2022年執政這10年間,委國平均通膨率為9000%。委國難民危機也在2015年爆發。這些難民往北逃到巴拿馬、或經由海路逃至美國、往南則到哥倫比亞與秘魯,甚至到更南的智利和阿根廷。目前世界上前三大委國難民的目的地為哥倫比亞、秘魯與美國。

 事實上,在2015年12月的國會選舉,馬杜羅政府的執政黨慘敗,但馬杜羅隨即透過各種政治運作鞏固權力,包括命令最高法院取消國會立法權力,並以行政命令要求舉行制憲人民大會以取代國會,直到2020年,制憲人民大會才退場,而2020年的國會大選,執政黨毫無懸念獲得壓倒性勝利。

選舉過程與後果

 在競選期間,現任總統馬杜羅從4月中到7月中的各項民調皆大幅落後岡薩雷斯,其支持率不到岡薩雷斯支持率的一半,各界普遍認為委國「變天」的機率極大,但也擔憂早被視為獨裁政府的馬杜羅會使出「奧步」介入選舉。果不其然,在選舉當天,官方選舉結果顯示馬杜羅當選。

 在選舉結果出爐後,反對黨領袖與候選人皆指控馬杜羅舞弊,因為根據反對黨陣營所掌握的計票紀錄,在近84%的投票所,岡薩雷斯獲得67%的選票,而馬杜羅只獲得30%的選票。在選後,反對黨立即號召群眾進行大規模抗議。根據官方紀錄,選後一個月計有25人因警民衝突而死亡,逾兩千人被捕關押。

 除了國內社會沸騰之外,國際間對於委國選舉的立場則不甚一致。美國、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祕魯、阿根廷與烏拉圭在選後承認岡薩雷斯為當選者,馬杜羅政府隨即驅逐上述拉美國家的外交官員;中國、俄羅斯、伊朗、古巴、尼加拉瓜與玻利維亞則公開恭賀馬杜羅連任成功。

 2019年,美洲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 OAS)常設理事會通過一項內容為「不承認馬杜羅下一任期具有合法性」的決議,投票結果為19國贊成、6國反對、8國棄權、1國未出席;2024年,OAS常設理事會提案表決「是否要求委內瑞拉公布選票紀錄」,其投票結果為17國贊成、0國反對、11國棄權、5國未出席,決議未獲通過。表面上,第二次投票結果顯示美洲國家對馬杜羅政權操控選舉的立場似乎有所轉變,但OAS對提案投票至少要18票以上,才算通過。從這兩次投票來看,2019年有通過,但也才19票;2024年沒通過,差一票,所以兩次投票的差距並不大。

 若我們深入來分析各國的投票,從贊成票來看,2019年有5個國家從贊成轉到棄權,但有1個國家從反對轉為贊成,2個國家從棄權轉為贊成。這5個從贊成轉到棄權的國家,包括巴西與哥倫比亞這兩個南美大國,其執政黨在2019年皆為右派政黨,但到了2024年,目前皆由左派政黨或中間偏左政黨執政。而3個在2019年不是投贊成票,2024年卻投贊成票的國家,包括蘇利南、烏拉圭和薩爾瓦多,則是在2019年的執政黨為左派政黨,但在2024年的執政黨為右派政黨或中間政黨。所以這代表,通常左派政黨執政的國家,在美洲國家組織投票時會比較同情委內瑞拉。

委國選舉對臺外交意涵

 我國與委內瑞拉在1974年斷交,但一直都在首都卡拉卡斯設有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直到2007年被迫關閉,迄今持中華民國護照者,幾乎無法取得簽證入境委國。我國在處理委內瑞拉僑務時,需要透過行動領務的方式由駐哥倫比亞代表處同仁前往哥國東北邊的城市庫庫塔來處理。

 馬杜羅當選意味拉美左翼勢力的重要象徵仍然得已延續,由區域層次的角度來看,拉美各國左翼政府通常會在對委內瑞拉、尼加拉瓜與古巴問題與美國對抗。若從上述所提到的2024年美洲國家組織的投票來看,我國在拉美與加勒比海七個友邦,只有三國與美國一樣是投贊成票,亦即巴拉圭、瓜地馬拉與海地。從鞏固臺灣與這三個邦誼的角度來看,自然是不用太擔心。然而,這並不代表另外四個投棄權或缺席的拉美國家(貝里斯、聖文森、聖露西亞、聖克里斯多福)就有立即斷交危險。簡言之,現階段我國雖然不用對這四個國家是否會與我斷交而過度緊張,但還是有必要密切注意。

Editor’s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lect the policy 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ospect Foundation.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