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寇健文(Chien-wen Kou)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三所合聘副研究員
  • 郭昱岑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生
  • 黎寶文(Pao-wen Li)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
  • 張凱銘(Kai-ming Chang) 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廖子豪(Tzu-hao Liao) 倫敦國王學院戰爭研究所碩士生
Published 2022/08/05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23卷第3期

中國大陸中管高校黨委書記和校長的流動特徵:轉向政治優先

 

寇健文(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暨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
郭昱岑(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生)
 

摘 要

 自習近平上台後,中共強化對社會的控制。在此背景下,本文關 注中國大陸高校領導人流動特徵的變化。本文分析 140 位在胡錦濤和 習近平時代初次擔任中管高校領導人之後發現:首先,黨齡的重要性 大增,黨委書記和校長的黨齡同步大幅提高,兩者差距縮小。其次, 國外博士學位、長期海外經驗的重要性大幅下降,海歸博士出任校長 的空間縮小。第三,部分校長的學經歷背景與解放軍或軍工產業密切 相關,同時滿足紅與專的要求,似有搭配國家科技發展之跡象。當前 的流動模式可稱為「政治優先」。專業憑證雖仍有其重要性,但政治 憑證才是不可或缺的前提。這個模式已不同於既有文獻基於菁英二元 論所提出的觀點,更不同於強調專業性的技術專家政治。

關鍵詞:中國大陸、菁英流動、高校(大學)校長、高校(大學)黨 委書記、菁英二元論

 

中國對美衝突與合作之探討:一個質性比較分析的途徑


黎寶文(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助理教授)
 

摘要

 本文以中共歷屆全國代表大會政治報告為主要資料,利用質性比較分析探討中國對美政策之成因,同時分析國際、國內因素對中國外交政策之重要性。本文發現,中國對美衝突與合作政策之成因各有不同。當探討對美衝突時,中國的修正主義偏好是必要條件;探討對美合作時,美國實力領先中國、美國對中合作都是必要條件。因此,缺乏修正主義偏好,則中國不會對美衝突;中國對美合作是對「力不如人」且美國對中合作情況下之回應。

關鍵詞:美中關係、中國外交政策、中共、國內政治、質性比較分析
 

美國國家人工智慧戰略中的對中競逐意涵:從「柔性平衡理論」分析


張凱銘(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摘要

 本文探討了美國國家人工智慧戰略演進歷程,並運用國際關係學界的柔性平衡理論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美國政府將人工智慧議題與外交及防務政策相連結,視中國為主要競爭對手,原因在於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快速發展已為美方視作國家安全威脅。考慮到美中關係仍存在多種共同利益,美國政府並未與中國正面對抗,而是利用擴大外交協調和施加經濟制裁等柔性平衡策略,設法妨礙其人工智慧研究創新,藉此兼顧安全與利益需求。

關鍵詞:美國國家人工智慧戰略、人工智慧、美國外交政策、柔性平衡理論、大國競合
 

國家的鐵拳:中俄內衛部隊之戰略合作研析


廖子豪(倫敦國王學院戰爭研究所碩士生)

摘要

 本文嘗試以俄羅斯國家近衛軍與中國武警檢視國家近衛軍與武警聯合演習意涵,當前文獻多以制度、個別編制切入,此文提供檢視俄羅斯內衛部隊與中國武警戰略合作的新觀點。本研究認為,兩國部隊合作仍受多層侷限,近年來兩國似有意朝常態化發展,囿於國際態勢與兩國各自發展,合作仍存在諸多變數;就目前研判,兩部隊將具備以俄為首的聯合行動的可能性,日後也會以快速動員部署能力為發展要點。

關鍵詞: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俄羅斯聯邦國家近衛軍、內衛部隊、戰略合作、反恐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