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Published 2020/07/17

「中國防疫外交對我南太及拉美邦交之影響」座談會

本會5月舉辦「中國防疫外交對我南太及拉美邦交之影響」座談會,會議要點如次。

一、拉美地區疫情概況

(一)疫情對我拉美友邦之衝擊及評估

1、拉美疫情仍處高峰期,以巴西情勢最為嚴峻:新冠肺炎疫情在拉美國家擴散快,許多國家在3月中旬紛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及封城因應,惟在難以澈底封鎖下,且部分國家自5月起已開始有限度開放,致拉美疫情現仍處高峰期,目前以巴西疫情最為嚴峻,確診人數以每日數千人的速度持續攀升。

2、我拉美邦交9國以巴拉圭、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及海地疫情較嚴重:我邦交國多於3月中旬封城,確診人數以宏都拉斯2,565人、瓜地馬拉1,763人、巴拉圭778人及海地359人較多,其中海地因6成民眾生活於貧窮線下,致多數人迫於生計仍持續外出工作;另貝里斯、聖文森、聖露西亞及聖克里斯多福因位處島嶼,故染疫程度低,確診人數皆在20人以下。

3、我友邦尼加拉瓜隱匿疫情可能性高:尼加拉瓜政府公布確診人數僅25人、死亡8人,尼國總統奧蒂嘉堅稱當地無大規模疫情,甚至鼓勵民眾參與群聚政治活動,惟尼國政府對內訊息嚴格管控,判尼國隱匿疫情或並無進行病毒檢測可能性高。

4、我拉美友邦2020年經濟恐為負成長:疫情對拉美國家主要衝擊在於封城導致內需下滑,商業及生產停擺,觀光收入銳減等致失業率上升,政府財政支出亦因疫情而遽增;據聯合國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CEPAL)今(2020)年4月針對疫情特別報告指出,我拉美友邦今年經濟恐皆為負成長。

5、臺灣透過動員外館、口罩捐贈及金援,助友邦取得防疫醫療物資:臺灣對拉美邦交國之防疫援助以3部分為主,在當地疫情爆發初始,即已透過駐外館處在外地採購相關醫療物資提供援助,並在臺灣口罩產量提升可供出口後開始捐贈,同時亦捐贈現金助其取得相關醫療資源。

(二)中國對拉美推動防疫外交成果

1、中國援助拉美國家醫療物資對象未包含我友邦:中國自3月下旬始,藉政府及企業名義,對疫情較為嚴重的邦交國如巴西、秘魯、厄瓜多、阿根廷、巴拿馬、多明尼加及古巴等國提供口罩、防護衣、呼吸器、藥品及檢測試劑等防疫物資,且廣泛與前述國家進行防疫經驗交流,並向委內瑞拉派遣醫療小組;中國在拉美防疫援助對象以其邦交國為主,並未包含我邦交國。

2、拉美國家多透過購買向中取得醫療物資:中國對拉美提供之醫療物資援助,僅少部分屬捐贈性質,大部分仍由上述國家向中國購買為主,尤其係透過國際或區域經濟組織的贈款或貸款來購買。雖然中國捐贈數量有限,惟其所象徵之政治外交意涵,仍得到該區一定程度之迴響。

3、我拉美邦交國中巴拉圭及海地曾向中國採購醫療物資:海地政府於3月底向中國採購1,850萬美元醫療物資,包括呼吸器、醫療防護衣、外科口罩、N95口罩,生命體徵狀監測器及病床等,自5月起分5批運抵,共計463噸,可於5月底收到90%採購物資;巴拉圭向中國採購40餘噸醫療用品,已於4月中旬送抵,惟巴國衛生部長其後召開記者會,指控中出口醫療用品品質不合標準並拒驗收。

(三)兩岸在拉美角力評估

1、中國以開放農產品市場作為建交誘因,給予巴拉圭親中政客操作空間:中國持續透過經濟利益誘我友邦轉向,由於中國與巴拉圭無外交關係,致巴拉圭主要農產品大豆及牛肉無法直接出口至中國市場,惟在美中貿易戰推升大豆價格等因素下,使巴國更期盼進入中國市場,不僅巴國業者曾透過中國駐巴西使館進行貿易對話,甚至巴拉圭在野黨亦於3月底在參議院提出宣言案,促請政府與中國建交,以取得中國協助抗疫及開放農產品市場,惟該案最終遭9票之差否決。

2、巴拉圭較其他拉美友邦更容易受到中國利誘:我拉美邦交國經濟規模小且戰略價值有限,對美國依賴程度相對較高,北京若遊說我友邦轉向,恐須付出可觀代價;利用民間利益對當地政府施壓,恐為未來中國主要拉攏手段,如巴拉圭景況。我拉美其他友邦雖亦憧憬中國市場,惟能進入中國市場商品不多且利潤有限,故應不至發生同巴拉圭由下往上施壓政府之可能。

3、中國透過基礎建設拉攏海地之威脅持續存在:海地係拉美地區最窮國家,基礎建設極為缺乏,中國在海地設有貿發處,中國國企亦頻繁組貿訪團至海地勘查,曾多次提出發電廠、機場及公路等基建案,惟皆為傳聞;中國的經濟誘惑雖在海地造成一定程度政治效應,影響對臺海兩國關係,然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將限縮其對外投資能力,使中國未來在選擇投資標的上更為謹慎。

4、拉美不再係中國外交資源分配重要地區:中國對拉美主權貸款自2016年起已大幅降低,投入資源減少使中國在拉美現缺乏戰略支點,不僅巴西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在疫情持續升高下,面對國內防疫不當壓力批評,極可能藉究責中國轉移內部壓力;阿根廷及委內瑞拉兩國經濟景況不佳,委國更3年未獲中國經援,拉美整體經濟發展情勢使中國不會將外交資源優先配置於拉美。

二、太平洋島國疫情概況

(一)疫情對我太平洋友邦之衝擊及評估

1、太平洋島國迅速採行禁止外人入境係多國零確診主因:目前全球未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之16國中有12國即位於太平洋地區,原以為太平洋島國基礎設施不足恐成疫情擴散之弱點,惟許多太平洋島國很早即採行拒絕外國人入境,阻絕境外病毒移入策略奏效係太平洋區多國零確診主因。我友邦帛琉、馬紹爾群島、諾魯及吐瓦魯全為零確診國家。

2、疫情衝擊以觀光收入為主之太平洋島國經濟:南太國家多以觀光業為主要經濟收入,觀光業即占帛琉GDP比重40%,觀光相關產業現因疫情連帶受創,據亞洲開發銀行今年4月預測,帛琉GDP繼去年負成長3%以來,今年GDP將進一步萎縮4.5%;馬紹爾群島、諾魯及吐瓦魯,經濟增速雖趨緩,惟仍可維持正成長。

3、臺美於太平洋區進行防疫合作:早期防疫措施因應及國際防疫經驗交流與合作皆係抗疫關鍵因素,美國務院於4月中旬提出將挹注3,200萬美元,協助密克羅尼西亞,及我友邦馬紹爾群島與帛琉防疫,我國則捐贈物資,臺美應已有合作協調避免物資重複。

(二)中國在太平洋地區推動防疫外交成果

1、中國提供醫療物資並以視訊會議助其南太友邦抗疫:太平洋島國中有確診病例之國家,主要係斐濟及巴布亞紐幾內亞,前者確診人數為18人,後者確診人數8人。因兩國皆為中國邦交國,中國除提供醫療物資援助外,亦於5月13日以視訊方式針對疫情舉行副外長級特別會議。

2、中國在太平洋地區之防疫外交及宣傳頗具成效:薩摩亞即認為中國即時派遣之醫療團隊及醫療物資援助,係助其保持零確診主因;且或因該區未出現美歐地區般大規模傳染,故不會有國家向中國究責。

(三)兩岸在太平洋區角力評估

1、我太平洋友邦動向穩定,暫無轉向可能:自2019年索羅門群島及吉里巴斯外交轉向打破兩岸在太平洋區之均勢,促美政府積極通過「臺北法」及推動臺美太平洋對話以因應;今帛琉及馬紹爾群島與美國關係密切,諾魯與吐瓦魯亦皆曾在國際場域傳出與中國代表團不睦等消息,判我太平洋友邦應暫無轉向可能。另外交甫轉向之吉里巴斯具有可策反之可能,因太平洋島國普遍建國時間短,人口少,政治不定性高,很可能因政權更迭而有轉向可能。

2、太平洋地區新興國家恐成中國未來拉攏對象:布干維爾(Bougainville)係巴布亞紐幾內亞之自治省,已於去年底進行獨立公投,伺巴國國會批准後即可獨立,研判中國已積極佈署爭取建交。布省政治領袖曾表示,將借鏡巴國受中國影響殷鑑,考慮與臺建交,故其動向亦值關注。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