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ct Foundation

  • 蘇彥斌(Yen-pin Su)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Published 2025/11/05

「海外投資開發公司」的成果與挑戰

2024年11月,海外投資開發公司與史瓦帝尼石油公司簽署「史國戰略儲油槽工程總承包合約」,協助史瓦帝尼興建戰略儲油槽工程。(圖片來源:https://www.mofa.gov.tw/News_Content.aspx?n=95&s=118717)

 

「海外投資開發公司」的成果與挑戰

 

蘇彥斌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目前我國具公股色彩、且配合政府外交政策的投資公司有:「海外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Overseas Investment & Development Corp., OIDC,以下簡稱海外投資開發公司)、台農發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所屬子公司臺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以海外投資開發公司的資本額最高,為新臺幣9億元。於1995年11月成立,是由國內大型的國營與民營企業共同發起,2024年的主要股東前三名分別為: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19.4%)、中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10.7%)、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5.8%)。

海外投資開發公司的成立背景與組成

 海外開發公司的目標是透過國外投資及開發計畫,拓展國際交流與鞏固對外關係,其中又以亞太、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友邦作為最主要的援助標的。1998年,海外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在巴拿馬成立「海外工程有限公司」(Overseas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 Ltda. S.A., OECC,以下簡稱海外工程公司),業務主要負責基礎建設工程,並與國際紅十字會與慈濟等組織合作人道救助活動。2017年我國與巴拿馬斷交後,海外工程公司目前已無資金留在巴國。

 近年來,海外投資開發公司也涉足能源與電機產業,持有開曼群島環球投資有限公司(Universal Investments Limited, UIL)30%股份,參與石油與天然氣貿易,拓展能源相關業務。此外,海外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也在2021年於臺灣獨資成立海外電機有限公司(Overseas Electric & Engineering Co., OEEC),專注於海外電機與機電工程,包括電力系統、太陽能發電廠建設,以及採購、施工、顧問與維運等服務,進一步延伸援助與投資的產業面向。

海外投資開發公司的近期成果(2016-2024)

 海外投資開發公司以援助我國友邦的工程建設作為主要的業務範圍,透過投資與援助協助政府拓展外交量能,對於鞏固邦交關係具有重大幫助。2016年,海外投資開發公司在聖文森推動益生菌培養室暨堆肥介質處理廠工程,有助於提升當地農民生產蔬果與農產品的能力。2017年,海外投資開發公司亦參與雅蓋國際機場(Argyle International Airport)的興建工程。該機場除了我國之外,亦有美國、古巴、伊朗等十餘國參與投資。我國投資者除了海外投資開發公司之外,亦包括「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泰格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華胤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及「湘斌水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

 在中美洲,海外投資開發公司最用心經營的友邦當屬瓜地馬拉,其成果包括2017年海軍官校宿舍修建;2021年聖胡安德歐斯(San Juan de Dios)醫院及2022年齊瑪德南戈(Chimaltenango)醫院的修建工程。其中齊瑪德南戈醫院病床量能涵蓋鄰近三省的醫療需求,前總統蔡英文於2023年完工後前往瓜國訪問;2024 年,聖胡安德歐斯醫院新生兒大樓竣工,外交部長林佳龍專程前往訪視,並與瓜國外交部共同慶祝臺瓜建交90週年。

 2018年起,臺灣與海地政府合作推動「強化海地電網系統計畫」,加強海地電力基礎建設。在海地中央銀行向臺灣民營金融機構申請貸款、並指定「海外工程公司」承建下,該計畫於2020年9月正式動工。2024年11月,海外投資開發公司與史瓦帝尼石油公司簽署「史國戰略儲油槽工程總承包合約」,協助史瓦帝尼興建戰略儲油槽工程。

海外投資開發公司與我國邦交之挑戰

 雖然海外投資開發公司自成立以來,透過對友邦的公共建設投資與援助,達到間接鞏固我國邦誼的效果。然而,在臺灣嚴峻的外交處境下,海外投資開發公司仍面臨莫大挑戰。

 首先,中國推行一帶一路政策逐漸擴張,自2017年延伸至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透過貸款及鉅額基礎建設的投資發揮影響力。海外投資開發公司並非國營企業,在推動我國以政府之名的對外投資,受到不少限制。而就算海外投資開發公司為國營企業,由於我國為民主國家,任何投資皆需受到國會監督,使政府無法以更具彈性的作法透過大舉投資來鞏固邦誼。其次,海外投資開發公司雖具投資實力,但其資金規模難以與中國國營企業抗衡。這種明顯落差,往往令邦交國在經濟利益的考量下出現動搖,選擇放棄臺灣,轉而與中國建交。

 雖然我國海外投資開發公司在面對中國國營企業時處劣勢,但仍然有兩個可把握的機會。首先,政府應思考增加海外投資開發公司的對外投資案並加大投資規模,畢竟海外投資開發公司為我國經濟外交的重要推動者,在面對中國對我外交持續施壓的情況下,我國應對邦交國展現更多的誠意。其次,政府應加強宣傳我國比中國更信守投資承諾,且我國的投資成果的品質對當地人民的效益更佳,如此才能與中國的對外投資策略有所區別,進而增加邦交國對我國的信心。

Editor’s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lect the policy 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ospect Foundation.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