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ct Foundation

  • 王信賢(Hsin-hsien Wang)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
Published 2025/05/27

美國關稅戰中的美中關係

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2日宣布對多個國家與地區開徵「對等關稅」,對美國與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劇烈震盪。(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whitehouse/54427036471/in/photostream/)

 

美國關稅戰中的美中關係

 

王信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

 

 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2日宣布對多個國家與地區開徵「對等關稅」,這被其稱為「解放日」的關稅對美國與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劇烈震盪。由於影響重大,各國都有所回應,其中反應最強硬的當屬中國,且雙方一來一往,皆有不能示弱的壓力。中方的態度就是高舉「奉陪到底」大旗,而美國「以牙還牙」的態勢也十分明顯。

川普2.0與美中競爭體系性升級

 首先,兩國目前包括關稅的加碼,以及相互的放話,幾乎是教科書等級的「膽小鬼遊戲」(chicken game)。從此次「對等關稅」看得出來,川普的關稅計算方式雖遭人質疑,但以地緣政治經濟包圍中國卻是事實。因此,關稅大戰的核心依然是美中關係,且逐漸演變成為川普與習近平之爭。既然是「川普2.0」,美中戰略競爭也升級到2.0版,而中國自始就將川普的關稅戰定性為「政治」而非「經濟」議題。

 其次,就中國的回應來看,從去年川普確定代表共和黨參選時,北京就判斷其當選機率較高,並開始緩和與周邊國家關係,包括日、韓、印度等,甚至南海議題也儘量避免升高緊張情勢,以便專心應對美國。在川普當選後也設定好各種劇本、盤點手中各種反制工具,且做了最壞的打算,此便是習近平一直強調的從「底線思維」到「極限思維」,即便會犧牲經濟利益,也要保持對美國的威懾力。

 再者,目前川普已經縮小關稅戰規模與延長執行期限,避免「四處出擊」,盼藉此孤立中國,川普也試圖加大壓力,希望習近平能先讓步。然而,中國一再釋放出「奉陪到底」,且按習的性格,再加上中國民眾高漲的民族主義,更讓此一態度無太大轉圜空間。反而從美國來看,由於體制上的差異,川普必須面對選民的壓力、媒體的批評,黨內與在野黨的不同意見,更重要的是,自從「對等關稅」公布後,原本支持川普的資本家紛紛提出警訊,且美國債務與經濟的脆弱性,恐怕讓川普難以承受。

國際信任流失與美國單邊主義的反噬效應

 就此而言,在這場「膽小鬼遊戲」中,美國雖然擁有主動發牌權,但習近平短期內所擁有的籌碼顯然優於川普。但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下行並未趨緩、地方財政赤字與失業率也不斷攀升,關稅戰對其而言將是雪上加霜。目前關鍵在於誰能撐得過短期的壓力。

 最後,川普上臺後的各類做法,過度以美國利益為核心,對國際上不論是對手或盟國的「無差別攻擊」,可能會讓國際的投資信心或盟國對美國的依賴大打折扣,而讓中國有可趁之機。然而,最讓我們擔憂的是,若川普運用更強硬的科技管制與關稅都無法壓制中國,下一步要打什麼牌?是否會在未來轉而運用地緣政治與戰略的壓迫?而臺灣正是處於這張王牌中的關鍵位置。美中博弈是場持久戰,第一階段在川普再次勝選後已經告一段落,而第二階段才剛開始,我們得加快各種劇本的推演以為因應。

Editor’s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lect the policy 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ospect Foundation.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