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於7月15日至18日召開,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圖片來源: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news.cn/zt/xxgcddesjszqhjs/index.html)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政治觀察
王信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
與過往中共的「三中全會」大多是在黨大會隔年的秋季召開不同,此次「二十屆三中全會」延宕了許久,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於7月15日至18日召開,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共官媒透露,〈決定〉的起草小組由習近平親自擔任組長,副組長包括三位政治局常委王滬寧、蔡奇、丁薛祥,相較於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組長是習近平,副組長為劉雲山與張高麗,分別為黨務、政務的代表,此次多了歷經江、胡、習的「三朝元老」王滬寧,顯見一方面王滬寧的角色依然重要,另一方面代表〈決定〉還是有必要從政治、理論與意識形態的角度觀察。針對此,本文有以下觀察。
習近平牢牢抓住經濟政策的主導權
首先,儘管官方一再宣傳「全面深化改革」,但在〈決定〉中,經濟、社會政策各方面並無重大突破,皆為前年「二十大」、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及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延續。傳聞去年習近平對李強領導的國務院各部委所提出的經濟解方,都是「李克強的影子」,有所不滿,若就此觀察「三中全會」仍強調「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那就代表習「牢牢抓住經濟政策的主導權」。
其次,在理論上,應該多從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觀察中共經濟文件(包括〈決定〉),而非市場經濟的「供給與需求」,主要是毛澤東處理的是「生產關係」,故強調階級鬥爭,鄧小平處理的是「生產力」,故強調「發展是硬道理」,而習所提的「新質生產力」、「深化改革」與「中國式現代化」,在理論與黨的歷史地位上,一方面是對毛與鄧的超越,另一方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是對馬克思經濟理論的超越。簡言之,就是延續2021年「十九屆六中全會」所通過的「第三個歷史決議案」,旨在突出習的地位。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多是體制問題與既得利益集團阻力
再者,不論是〈決定〉或中共官方詮釋,都將此次三中全會與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行聯繫,一方面說明習近平的「全面深化改革」始終如一,另一方面說明,改革開放以來「好改的」、「能改的」都進行了,目前涉及的多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體制問題與既得利益集團的反改革阻力,因此都是「啃硬骨頭」、「涉險灘」。換言之,長年「經濟下行」非政策因素所致,而是原本的沈澱成本。
最後,中共「十九大」以來所擘畫出的深化改革與現代化「路徑圖」為「兩個百年」,再加上2035年作為中間節點,但在此次會議的公報中提及「到202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八十週年時,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換言之,整體改革與現代化的路徑從2021、2029、2035至2049,其中也隱含、預示著,2029年習還在任,亦即習還有第四個任期來完成〈決定〉提到的改革。
〈決定〉在結構上分為「總論」、「分論」與「黨建」,涉台的部分並不多,僅在「優化區域開放佈局」中提及「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以及在「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中提及「完善港澳台及僑務工作機制」,這在屬於經濟與社會改革為主的文件中是可預期的。〈決定〉的重中之重還是在「黨建」,其中提及「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另提及「提高黨的領導水準和長期執政能力,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換言之,一切都是為了黨的「長期執政」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