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蘇彥斌(Yen-pin Su)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Published 2025/04/28

國合會與外國機構之合作(2016-2025)

國合會長年以來透過投資融資、技術合作、人道援助及國際教育訓練等方式,對於友好和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社會及人力資源發展推動雙邊與多邊合作計畫(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113811087445278&set=pcb.1113811140778606&locale=zh_TW)

 

國合會與外國機構之合作(2016-2025)

 

蘇彥斌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我國雖然在國際舞臺上的能見度受限,但我國對於國際援助的付出不落人後。特別是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長年以來透過投資融資、技術合作、人道援助及國際教育訓練等方式,對於友好和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社會及人力資源發展推動雙邊與多邊合作計畫,這些計畫所涵括的領域包括農業、公衛醫療、教育、資通訊、環境及中小企業等。本文簡要回顧近十年來國合會對外援助的工作,特別著重討論國合會與美國及其他國家機構的合作,進而了解在面臨外交困境的情況下,我國如何能與外國政府透過國際援助合作的方式深化我國對全球永續發展的貢獻,擴大臺灣的國際影響力,並藉以拓展臺灣的國際生存空間。

臺灣對外援助概覽

 根據我國外交部「政府開發援助提報系統」的資料,自2016年以來,我國「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占「國民所得毛額」(Gross National Income, GNI)並沒有穩定的趨勢,但皆離聯合國所設定的0.7%標準有一段距離。其次,根據《外交部國際合作發展事務年度報告》的資料,我國援助類型在近年來有明顯的變化,包括社會與經濟基礎建設的占比減少,以及對永續發展、生產部門逐漸重視。特別是自2022年起,我國針對生產部門所提供的ODA有顯著提升,反映了在後疫情時代我國試圖促進開發中國家經濟復甦的目標。

 我國外交部在發展國際合作事務上,主要委託國合會進行。根據國合會決算書的資料,從2016年到2023年的大多數年間,外交部的委辦計畫占國合會業務支出近80%,唯一的例外是2021年,外交部的委辦計畫僅占國合會業務支出的一半,主要是因為這年國合會的「技術合作」支出從2020年的3%大幅上升至40%。

國合會與美國機構的合作

 2022年11月初,我國駐美國代表蕭美琴大使及美國在臺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於美國華府簽署《臺美發展及人道援助合作瞭解備忘錄》,確立國合會與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USAID)將在此備忘錄架構下深化國際發展協助、人道援助、能力培養、訓練、知識轉移等領域的合作。同時,國合會與美國國際開發總署亦將透過共同設立「太平洋美國基金-美臺專項」(Pacific American Fund: U.S.-Taiwan Partnership, PAF-UTP),共同協助提升太平洋地區應對氣候變遷與災難之韌性。

 2024年2月22日,我國駐美國代表俞大㵢大使與美國在臺協會執行理事藍鶯簽署《臺美國際發展合作備忘錄》,確立國合會與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DFC)將在此合作備忘錄的架構下,推動健康照護、婦女賦權、資通訊、農業、氣候、能源、中小企業及基礎建設等領域的合作機會。

 國合會與美國援外機構的合作同時涵蓋與我國的邦交國與非邦交國。2023年8月,國合會、美國國際開發總署及巴拉圭政府共同合作,成立中小企業育成中心(Sm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Centers, SBDC),對巴拉圭中小企業提供經營諮詢、產業研究、資源媒合及人力培訓等服務。2024年4月,國合會與聖文森農業部合辦「加勒比海區域農業發展挑戰與因應作為」農業區域論壇,並邀請區域內友邦及美國農業部、美國國際開發總署、美國糧食濟貧組織(Food For The Poor, FFTP)、美洲農業合作組織(Instituto Interamericano de Cooperación para la Agricultura, IICA)、加勒比海農業研究與發展機構(Caribbe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CARDI)等,推動區域論壇、綜合農場建設及漁業技術交流,促進加勒比地區農業現代化與糧食安全。

 2020年11月,國合會與位於新加坡的社會效益投資公司(Impact Investment Exchange, IIX)合作,針對東南亞及南亞國家共同推動的婦女經濟賦權計畫,簽署300萬美元的貸款合約。12月,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亦參與國合會與社會效益投資公司合作之「婦女生計債券案」(Women’s Livelihood Bond, WLB),其中,國合會與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主要為此債券提供「信用強化」(credit enhancement),期能促進東南亞與南亞婦女經濟韌性與永續生計。雖然我國與斐濟未曾有過邦交關係,但在2024年,國合會與美國國際開發總署合作,首度與斐濟衛生及醫療服務部(Ministry of Health and Medical Service, MHMS)及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共同執行「斐濟社區非傳染性疾病與新冠肺炎數位健康強化照護計畫」。

國合會與其他外國機構的合作

 國合會與其他外國機構的合作主要聚焦於災害救助、農業發展或是基礎建設的援助。國合會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以下簡稱歐銀)的合作往來密切,包含在2017年共同協助羅馬尼亞住宅能源效率融資機制,鼓勵住宅節能投資。2018年援助項目則聚焦在巴爾幹半島國家的基礎建設,包含雙方各提供750萬歐元貸款,協助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提升配電效率、提供貸款予保加利亞以添購30輛電動巴士及建置12座充電站,拓展綠色運輸網,以及提供貸款予羅馬尼亞巴克烏市政府(Municipality of Bacău)替換LED節能路燈,約能減少50%能源耗損。

 而與亞洲地區機構共同援外合作雖然不如與歐銀密切,但同樣具有重要外交意義。在2019年與日本笹川平和基金會(Sasakawa Peace Foundation)的合作中,共同推動帛琉生態旅遊,而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 JICA)在2025年3月則一同參與萬隆印尼銀行(Bank Indonesia)主辦的「農業行銷商務媒合會」,針對印尼當地農業市場銜接、農業技術與金融資源整理等面向進行交流合作。

 總結來看,國合會從2016年民進黨執政至今,與許多外國政府相關之援外機構有密切合作關係,合作的領域包括經濟、災害援助與基礎建設的融資貸款都包含在內,對於持續推動我國在國際上的互動,深化外交關係有相當的助益。

Editor’s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lect the policy 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ospect Foundation.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