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黃信豪(Hsin-hao Huang) 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
  • 李世暉(Shih-hui Li) 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
  • 劉文菲(Wen-fei Liu) 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碩士
  • 郭銘傑(Jason M. Kuo)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Published 2023/03/07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24卷第1期

習近平時期高層領導小組的發展:中共游擊式政策風格

 

黃信豪

(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

摘 要 

 習近平上台後成立數個親任組長/主任的最高領導小組,讓外界重新關注黨內長期存在的小組機制。本文採用游擊式政策風格解釋習近平時期高層領導小組的發展軌跡與樣態。這項中共獨有政策風格的特色是:以靈活、多變的戰術,達到改造現況的核心戰略目標。本文歸納黨內文件與公開報導訊息,以及分析「深改組/委」的會後公報,討論高層領導小組如何在習近平權力集中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十八大時期展現靈活、多變樣態,以及十九大後取得正式組織地位並廣泛地嵌於中共最高決策體系中。

關鍵詞:中共、領導小組、習近平、游擊式政策風格、深改組/委

 

日本的南太平洋政策研究:戰略利益的觀點

 

李世暉(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教授)

劉文菲(政治大學日本研究學位學程碩士)

摘 要 

 1987年,日本提出「倉成主義」後,開啟了日本的南太平洋外交戰略,並於1997年主導成立「日本─太平洋島國峰會」(Pacific Islands Leaders Meeting, PALM),作為定期互動的對話機制與平台。隨著國際政治經濟的劇烈變化,南太平洋地區對當前日本的戰略利益,可從安全、經濟與外交面向理解。南太平洋對日本的安全利益,主要是維護運輸通道、建立法治海洋秩序,以及制衡中國擴張威脅。南太平洋對日本的經濟利益,主要是鞏固遠洋漁業、爭取礦產資源、提升貿易投資,以及拓展能源供應。南太平洋對日本的外交利益,則在於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實現政治大國,以及國際事務的合作。

關鍵詞:日本、南太平洋、戰略利益、日本─太平洋島國峰會、倉成主義

 

戰略模糊或清晰?戰爭議價理論與美國臺海兩岸政策的理性基礎

 

郭銘傑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摘 要

 美國政府是否應該放棄長久以來「戰略模糊」而改採「戰略清晰」的臺海兩岸政策?自川普總統就任以來,美國實務界至今看法分歧。本文梳理此輪美國政府臺海兩岸政策辯論的爭點所在,並以戰爭議價理論的形式邏輯重新檢視美國兩岸政策採取戰略清晰的理性基礎。本文主張:定義為「在臺海兩岸爆發戰爭時,美國必定會與臺灣共同在軍事上反制中國」的戰略清晰在邏輯上缺乏理性基礎,難以維繫臺海的和平與穩定。本文透過對戰爭議價理論的邏輯演繹得知:在其他條件不變下,一旦美國政府的兩岸政策採取戰略清晰,美方不但將增添中國對臺灣發動預防性戰爭以武力追求事實統一的誘因,同時美方也將給予臺灣犯險挑戰中國政治底線而將美國捲入兩岸戰爭的誘因。其結果與《臺灣關係法》中預設要確保西太平洋和平、安全與穩定的美國政策目標自相矛盾。即便中國相對美國快速崛起的國際環境正在劇烈變遷,戰略模糊依舊是現階段美國政府避免中國與臺灣走向戰爭的最有效政策。

關鍵詞:戰爭議價理論、兩岸關係、美國外交政策、戰略模糊、戰略清晰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