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陳尚懋(Shangmao Chen)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
Published 2024/03/05

總統大選過後臺灣與東南亞關係之展望

2024年1月13日總統大選結束,民進黨賴清德獲得558餘萬選票,順利當選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929835335178911&set=pcb.929841651844946)

 

總統大選過後臺灣與東南亞關係之展望

陳尚懋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兼國際長

 

 2024年1月13日總統大選結束,民進黨賴清德獲得558餘萬選票,超過國民黨侯友宜的467餘萬票,以及民眾黨柯文哲的369餘萬票,順利當選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由於當前國際情勢詭譎多變,俄烏戰爭持續、以巴衝突加劇,臺灣大選過後的國際與兩岸關係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也是此次選戰各方攻防的焦點所在,其中包括新南向政策的未來。事實上,三位總統候選人在其政見中皆有提及新南向政策,且皆表示若當選後將持續深化並擴大與新南向國家的外交、經貿與文化連結。

東南亞國家對臺灣總統大選的反應

 至於東南亞國家對臺灣總統大選的反應方面,身為奶茶聯盟之一的泰國,學術界對臺灣總統大選表達高度關注,泰國重要智庫「安全與國際研究所」(Institute of Security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ISIS)特於選後舉辦座談會,邀請學者專家分享對臺灣大選的觀察;印尼媒體同樣重視臺灣大選,但外交部卻只表示密切關注,並將繼續遵守一中政策。相較於泰國與印尼官方態度的冷淡,最令人驚奇的就屬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其社群平台發表「我代表菲律賓人民,祝賀賴清德當選下屆臺灣總統,並期待在未來幾年內密切合作,強化共同利益,促進和平,確保我們人民的繁榮昌盛」,此舉後續引發中國大規模抗議。臺灣總統選舉過後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關係備受關注。

 在過去幾年全球政治經濟結構轉變情況下,臺灣半導體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不少東南亞國家都希望獲得臺灣關注的眼光,甚至願意用政治外交來換取半導體投資,也連帶使得臺灣對南亞與東南亞國家的投資額出現歷史性轉折,首度超越中國,這也是此次大選時執政黨重要的政績展現。另一方面,隨著中美兩強在東南亞競逐態勢越趨激烈之際,雖然東南亞國家皆表達其獨立自主外交政策不選邊站,但根據民調顯示,一旦東南亞民眾在被迫要選邊站時,有61.1%的民眾選擇美國,較2022年增加4.1%;相較之下,僅有38.9%民眾選擇中國,較2022年減少4.1%。其中有高達7個國家的民眾選擇支持美國,只有3個國家是選擇中國(汶萊、印尼、馬來西亞)。

新南向政策將會持續下去

 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上台推動新南向政策時,很多新南向國家對於此政策並不清楚,但透過免簽等雙向交流的推動,臺灣與新南向國家的民間往來熱絡,雙方關係升溫。儘管賴清德在2020年當選副總統後,很快就面臨疫情衝擊,臺灣與新南向國家的民間交流幾乎中斷。但在後疫情時代開放國門後,隨著國際政治經濟結構轉變情況下,臺灣在民主外交、經濟供應鏈兩方面都佔據重要的角色,與新南向國家的關係進而獲得改善提升。賴清德在過去四年擔任副總統時期,相信對於蔡英文的外交路線相當清楚,尤其是在新南向政策方面。因此我們預期賴清德總統任內的新南向政策將會持續下去,且也會越來越受到新南向國家的重視。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