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ct Foundation

  • 邱亞文(Betty Ya-wen Chiu)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
Published 2023/11/29

帶動台灣於國際科研地位的齒輪—院士制度再升級

第34次院士會議記者會公布第33屆院士暨名譽院士選舉結果。(圖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39063301749616&set=ecnf.100069378452298&paipv=0&eav=AfbOVYEmJmBcPWJjulwS2ZbhONC4dh-IN9JX7fSiT-SoOiku2BVej24pZzHabcw7DTw&_rdr)

 


帶動台灣於國際科研地位的齒輪—院士制度再升級

 

邱亞文
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

 

 院士制度起源於17世紀的歐洲,且存在於多種領域,現已逐漸發展成最高的學術榮譽制度,是國家科學、文學、藝術等建制中的重要組成,對於政府未來發展方向與重大問題之決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科學領域為例,1660年成立之英國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可謂世界最古老且是國際科學界的權威;作為全美科學界最高榮譽機構的則是美國國家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美國國家科學院是於1863年由林肯總統簽署法案創立,主要為滿足政府對有關科學問題獨立決策建議的急迫性。其以著名科學家為核心,於任期內無償地作為全國科學、工程和醫藥的顧問。

 美國的院士制度來自國家科學院,隨後因科學於諸多領域的需求增加,國家科學院體系不斷擴大,最終另外發展出三個平行組織。先後於1916年、1964年及1970年依序成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國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和醫學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於2015年更名為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上述組織均由院士、外籍(非正式)院士(取得美國國籍即可成為院士)和名譽院士所组成,皆為無給職;且由同行選出成員組成,以表彰在各自領域的傑出成就,僅院士有選舉權,外籍院士與名譽院士則無。其中,外籍院士類別的存在可謂是院士制度國際化發展到一定階段衍生出來的重要建制,是院士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籍院士制度於拓展國際合作交流、促使科研進步、延攬國際著名科學家等方面至關重要。

我國院士制度有改善之空間

 我國的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於1928年在南京成立,歷史已近百年。而院士之選拔係以專業領域分為:數理科學組、工程科學組、生命科學組還有人文及社會科學組等四組。而伴隨近代學術環境的突飛猛進,各科學研究領域都越加廣泛;若以醫療衛生觀之,台灣已創造諸多健康奇蹟,如國人平均壽命從不到40歲(1920年代),大幅提升至近80歲等,在醫療衛生卓越的表現可算是聞名全球,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中研院目前之四個組別,似乎無法囊括國內醫療衛生的頂尖專業人才;導致許多台灣的醫衛專家先是於國外獲頒院士但在國內無院士頭銜之現象,例如亞洲肝臟移植開拓者高雄長庚陳肇隆醫師獲選菲律賓外科學院榮譽院士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台北新光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韓偉醫師是台灣骨科界極少數被承認之美國骨科學院院士、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友專醫師獲選美國醫學資訊學院院士及澳洲醫學資訊學院院士等等,不勝枚舉。另外依據中研院資料顯示,目前277位院士中,國內院士僅占3成(92人),其餘7成(185人)均來自國外或是大陸港澳地區,且許多海外華人院士都居住海外。由上述兩項現況,揭露出我國院士制度可改善之方向。

台灣可比照美國現行院士制度進行兩大面向之改變

 筆者建議台灣可比照美國現行院士制度,進行兩大面向之改變:第一,院士宜分流,內外需有別。多年來國內已培養出眾多傑出科學家,在專業領域上付出一生心血並為國爭光。雖然他們出色的研究成果在國外備受重視,卻鮮少於國內獲得相對應之肯定,每次院士選舉都有僧太多粥太少的遺憾。建立良好分流機制更顯重要,院士資格應只保留給中華民國單一國籍的台灣人,同時擴建外籍非正式院士制度給各國科學家得以參選(鼓勵各國優秀人才取得台灣國籍);不僅國內外院士名額互不衝突,更可廣納國際科研頂尖人才。

 第二,術業有專攻,遴選機構需擴增。好比工業技術研究院近日舉辦第十二屆新科院士授證典禮,給予生醫與資通訊產業人才肯定,包含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醫師。台灣目前已到達醫療衛生鼎盛時期,卓越成就更是世界公認;是時候成立得遴選醫療衛生專業之院士機構,比如國家衛生研究院(簡稱國衛院)。談起國家級醫藥衛生研究單位,應屬國衛院,其不同於中研院,隸屬於行政院衛生福利部,是國內唯一任務導向之專責機構。作為擔負國家健康的科研先鋒,扮演政府衛生政策的研發智囊,應賦予其具有選拔院士之資格,鼓勵國內外醫療和公共衛生相關學者等科學家自薦或推薦,藉以帶動醫衛研究更上層樓。

 「院士」一詞,不僅是科學研究方面之最高學術稱號,亦為終身榮譽、榮幸,更是一個責任。希冀我國院士制度得以升級擴大,藉此留任、招攬醫藥衛生等國內外人才,同時令其對台灣產生向心力與認同感。當他們把台灣院士頭銜放到履歷表時,也同步在幫台灣做最佳之國際宣傳!更期能鼓勵後輩科學家以科技報國,帶動我國於科研界之活力與突破。

Editor’s Note: The view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do not necessarily flect the policy or the position of the Prospect Foundation.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