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spect Foundation

Published 2019/03/08

美國學者座談報告

本會於107年11月30日舉辦美國學者訪團座談會,會議要點如次。

一、 研究中國影響戰作為應維持平衡立場以免激化種族對立:中國在美國進行影響戰議題已在美國獲關注,如近日美智庫「胡佛研究院(Hoover Institution)」以「中國影響力及美國利益(Chinese Influence & American Interests)」為題發表相關報告,惟美國媒體多以聳動的文字對中國影響戰議題進行報導,故在反中立場逐漸成為美國主流之際,學者進行相關研究應維持平衡立場,避免散布恐懼,否則恐成為激化美國內部華裔與非華裔族群對立幫兇。

二、 法治國家之透明機制係對抗中國影響戰作為之重要工具:中國不僅在美國發揮銳實力進行影響戰,臺灣更係北京進行統戰滲透的目標,而由於臺美均為崇尚自由法治之國家,中國得以利用臺美政府賦予人民之自由權遂行影響戰,而法治國家對抗中國之武器為其透明度,如應適度揭露政治人物及非政府組織之補助來源並公開政府資訊供人民檢驗;另促使民眾維持求真求實的好奇心而不輕信片面資訊將使北京更難進行影響戰,對抵抗中國之銳實力具巨大功效。

三、 鼓勵資訊媒體使用者多方查證有助抵抗中國銳實力:個人資訊裝置雖普及於各年齡層,惟千禧年左右出生的Z世代青年對資訊之吸收能力較高,較X世代中老年人更能維持資訊來源多樣性,故較不容易受單一資訊影響,反言之,中老年人較容易受中國銳實力作為影響,針對此世代資訊消費者的教育亦有助對抗中國之滲透意圖;另社群媒體使用者多不清楚資訊媒體平臺資訊流向的決定機制,難以判斷其所接受的資訊是否來自惡意人士,故增進渠等對相關機制之瞭解亦有助使用者判斷資訊之真偽。

四、 德國《社群網路強制法》可供其他法治國家參考:資訊相關之法律規章發展遠不及技術革新的速度,而美國深信自由市場終將發展出良善治理的模式,對先前討論的影響戰作為形成制約,故美國政府亟不希望干擾資訊媒體市場以免造成扭曲,惟德國已於去(2017)年6月通過《社群網路強制法(NetzDG)》,其中規定社群媒體公司若未即時移除仇恨或其他分裂社會之言論將受處罰,此作法或可供臺美等法治國家參考。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