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手段有所調整,不意味要延長此一戰爭。
(圖片來源:https://www.flickr.com/photos/whitehouse/54549671740/in/album-72177720326418695)
真正的美國優先
林正義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美國國防部次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在就任之前,著有《拒止戰略:大國衝突時代的美國國防》(The Strategy of Denial: American Defense in an Age of Great Power Conflict),也到訪過臺灣。柯伯吉在該書曾提到美國需要發展及維持防衛臺灣、拒止中國的能力,更重要是「擴大拒止戰略」(expanded denial strategy),當解放軍登陸臺灣初期,如何規復(recapture)臺灣。柯伯吉對臺灣所受到的中國軍事威脅,以及美國與盟國可投入資源與準備的時間不多,一直深感憂慮。
柯伯吉在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曾與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負責人華特斯(John P. Walters)公開辯論過,究竟烏克蘭或臺灣何者對美國來得重要。柯伯吉認為臺灣對美國安全較為重要,而在資源不足之下,美國應該將重心調整為防範與遏阻中國在臺海周邊一再改變臺海與南海的現狀。
川普政府要求盟邦明確表態臺海立場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在7月12日指稱川普政府要求日本、澳洲,就其在臺海衝突中的角色明確表態,柯伯吉就是主要的執行者。他曾協助2022年川普第一任期《美國國防戰略報告》的出版,當時提到:「中國對臺灣日益挑釁的言詞與高壓活動是破壞穩定、具有誤判的風險,危及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2025年柯伯吉更被賦予主導2025年國防戰略的編寫。
柯伯吉最近的二項舉動反映了他是真正的美國優先。首先,他對2021年拜登主導的「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覺得有重新思考的必要,並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深入評估,更要求澳洲國防官員表態在臺海危機時協助美國。柯伯吉認為在美國潛艦數量不足之下,要出售3至5艘維吉尼亞級潛艦給澳洲,若不能確保這些潛艦「在正確的時間,使用於正確的地方」,將是「瘋狂的」,也會使美國海軍官兵的安全更加脆弱。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雖支持維持臺海現狀,但不願事先承諾是否會協助美國干預臺海危機。柯伯吉要求澳洲表態的同時,也陷入尷尬的局面,坎培拉的回擊理由是,川普也是對「臺灣有事」抱持戰略模糊的立場。
俄烏戰爭和平調停進展有限
其次,柯伯吉在川普再度執政以來,推動減少或停止運送武器給烏克蘭。川普在2月積極調停俄烏戰爭,美國暫停對烏克蘭的情報分享,以及愛國者飛彈、AIM-7麻雀空對空飛彈及短程刺針飛彈的運送。美國國防部同時檢討對外國的武器運送項目及對自身武器庫存量的影響,因為俄烏戰爭及中東軍事衝突,對美國的武器庫存量造成很大的壓力。柯伯吉與副總統范斯(JD Vance)一直認為軍事援助烏克蘭,應由歐洲盟友負責,暫停武器供應措施不僅令基輔擔憂後續戰力,也令美國國會議員震驚與憂慮。
川普上任半年以來,已經與普丁通話六次,其中有四次認為有可能結束戰爭,但對普丁繼續轟炸烏克蘭,深感失望。川普在7月中旬決定出售美國愛國者飛彈等武器給德國等國,再由歐洲國家轉交給烏克蘭,並威脅若50天內無法達成和平協議,將對俄羅斯展開100%懲罰關稅。
川普對結束烏克蘭戰爭的手段有所調整,不意味要延長此一戰爭。川普要求歐洲國家要負起更大的責任,北約在海牙的高峰會承諾至2035年提升各國國防預算到GDP的5%,這是美國優先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