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 張書銘(Shu-ming Chang)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 龔宜君(I-chun Kung)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
  • 李福鐘(Fu-chung Li)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 張子麟(Tzu-lin Chang)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生
  • 歐陽新宜(Hsin-yi Ou-yang)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Published 2022/05/18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23卷第1期

圖片來源:https://baike.sogou.com/v7837651.htm 。 

 

冷戰、革新與南向:臺灣跨國資本在越南的路徑依存

 

張書銘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龔宜君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

摘要:

當前臺灣跨國資本在越南的經濟成就,乃是與 1960-1970 年代冷 戰體制的美援架構以及南越特殊的地方脈絡有關。本文所指跨國資本 的路徑依存,指的是冷戰體制下臺越關係的歷史遺緒,以及臺灣僑務 政策的治理思維與南越華人的經濟地位。南越華人的經濟作用有三個 意涵:一是南部異於北部的政治經濟結構,形塑南越華人具有開放性 的世界主義性格;二是西貢華人於南越時期掌握多數工商業經濟;三 是革新後華人工作處成功地橋接與海外華人資本的聯繫。

 關鍵詞:臺灣、越南、冷戰、革新、南向政策

 

黨的路線與權力鬥爭:回顧毛澤東以來中共重大路線鬥爭

 

李福鐘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摘要:

中國共產黨一百年來歷經多次路線更迭,1949 年建國證明「農村包圍城市」策略奏效,而此路線代表人物毛澤東,係在延安透過整風手段,取得黨內最高領導權。建國之後,為了以何種模式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中共黨內爆發路線爭議及權力鬥爭,包括是否結束新民主主義及「冒進」與「反冒進」之爭等,埋下了日後大躍進及文化大革命的因子。文革結束後為了爭奪領導權,中共黨內再次爆發路線之爭。從改革開放路線開始,迄 2022 年中共二十大前夕,黨內權力鬥爭並不止歇,說明中共作為剛性革命政黨,黨的路線轉移,終將以慘烈的權力鬥爭為代價。

關鍵詞:毛澤東、新民主主義、反冒進、鄧小平、習近平

 

中國大陸脫貧的政策宣示與執行成果:以三農政策為例

 

張子麟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生)

歐陽新宜

(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

 

摘要:

 

本研究在評估中國脫貧政策的執行成效。採用政策評估研究法所 建構的「模板式質性分析」程序及量化評估指標,本研究發現,習近 平 2021 年 2 月所宣示的「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並非全然事實。 以學界揭櫫的四項脫貧目標來評估 18 年來一號文件共 182,457 字的 官方政策,發現其有「重速效、輕制度」的傾向;量化指標評估顯示 農民可支配收入雖有成長,但採用了低於世界銀行絕對貧窮的標準, 使得脫貧戰果未盡完美;持續攀高的基尼係數與城鄉差距則顯示了中 共百年來的建黨初心,仍有改善空間,而「共同富裕」的政策效果則 待後續評估。 

關鍵詞:一號文件、三農問題、貧困線、脫貧攻堅戰、政策評估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