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美國基金會於107年9月25日於本會舉辦「菲律賓馬拉威衝突事件後續重建與臺灣新南向政策」專題演講,會議整要點如次。

一、臺灣可藉新南向政策之經濟、人才、資源共享及區域聯結面參與馬拉威重建計畫:臺灣可透過新南向政策參與馬拉威重建計畫,並在4個層面進行合作,第一係經濟合作,尤其係基礎建設部分亟待推動;第二係人才交流,馬拉威市之重建需要很多優秀建築師及相關專業人員之投入;第三係資源分享,呼籲私人企業及非政府組織等公私部門共同參與;第四係強化區域聯結,如目前在臺灣及馬拉威均有來自東南亞國家移工,惟印馬兩國現已遭自敘利亞返鄉之IS戰士滲透,恐對區域間人員流動帶來隱憂,故強化區域聯結將有助各國家安全情資之共享。

二、美菲關係未如報載不睦,許多務實合作仍在進行:美菲軍事關係並未如報導般不睦,在馬拉威事件中,美印太司令部甚至自關島調撥軍需以因應菲國軍方彈藥不足;部分菲人雖對過去歐巴馬政府未確實履行對菲承諾而對美感到失望,惟菲國總統杜特蒂並非不喜歡美國,甚至對川普持有一定期待。

三、據悉美商務部針對印太區域經濟合作發表最新聲明:戴氏指出美國商務部將針對印太區域之經濟合作發表最新聲明,更加具體說明未來將經由新成立「國際金融發展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IFDC),對區域提供信貸、融資及技術合作等。

四、馬拉威衝突非菲律賓一國之問題,攸關區域安全發展:馬拉威過去係軍火走私及毒品販運猖獗之地,亦面臨恐怖組織威脅,故馬拉威衝突並非僅係菲律賓之問題,而係區域安全問題,因此取得國際之重視、投入及合作至關重要;馬拉威重建預算初估需40億美元,故「全球風險減緩基金會」藉協助介紹外國企業以合約方式加入馬拉威重建計畫,並與美印太司令部、聯合國、「亞洲開發銀行」及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在此案密切合作。

五、菲國政府及民間均不樂見中共參與馬拉威重建計畫,惟僅有陸企投標:菲國持續就馬拉威重建計畫對外招標,第一輪投標因菲國承包商合資持股比例問題,致「中國建設工程公司」選擇退出,現正進行之第二輪招標亦僅有「中國電力建設公司」投標,正在進行審核中;菲國當地民眾起初對中共協助重建表示興奮,惟其後卻發現中共之參與嚴重破壞當地文化,故對此態度轉趨負面,菲國官員及總統杜特蒂亦曾私下向戴氏表示,渠等並不希望將相關工程交予陸企,亦盼能有美國及日本公司投標,故現仍處於審核階段未予決標。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