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景基金會

Published 2018/04/27

「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專題報告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en/israel-dome-of-the-rock-jerusalem-2499899/


「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專題報告
國際交流暨研究組

 

 

壹、  美國中東政策內容及川普動機

 

 

一、        川普中東政策

1、  川普中東政策重點:川普政府中東政策主要聚焦於安全議題,目標有三,包含打擊恐怖主義、牽制伊朗各類引起區域不穩之作為,以及透過對話和平解決以巴衝突;針對人權與人道援助議題則刻意低調處理。

2、  川普政策體現與潛在矛盾:相較於歐巴馬政府欲緩解與伊朗衝突,川普對於伊朗明顯不信任,極欲制衡愈發不受控制之伊朗什葉派政權,故渠刻意強化遜尼派國家在中東力量,積極透過反恐等行動建立與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埃及與約旦等國之連結;然而川普對以色列態度趨向友善,則恐影響美國和與阿拉伯、土耳其、埃及與約旦等支持巴勒斯坦國家之關係。

3、  川普強調美國對以巴衝突不會選邊:川普雖宣布駐以使館遷址,然亦強調美國並無背離和平解決以巴衝突之原則,美國希望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可達成彼此均可接受協議之立場從未改變,且至今從未對耶路薩冷或以巴邊界爭議選邊站,選擇遷址僅係因此舉符合美國最佳利益,且對達成以巴和平最為有利。

二、        川普承認耶城為以色列首都之動機

1、  川普為獲國內支持及測試美國在中東政策空間而承認耶路地位:,川普承認耶路撒冷地位或係為獲取共和黨內、福音派基督徒及美國猶太人支持,同時測試美國在與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大公國等阿拉伯國家加深關係後,美國在中東事務上是否獲進一步政策空間,甚而欲以此做為未來鋪墊美國中東政策之槓桿籌碼,美國中東政策動態宜待後續觀察。

2、  川普宣布遷址有助挽救國內民調:川普於競選期間即表示欲將美國駐以大使館遷至耶路薩冷,然就任後仍如歷任美國總統般簽屬延期遷址命令,引起不滿聲浪,此次宣布大使館遷址將可挽救其下滑民調。

3、  川普稱此決定有助開啟解決以巴爭端之新模式:川普正式宣布將承認耶路撒冷為以列首都,並計畫將現位於特拉維夫(Tel Aviv)大使館在未來4年內遷至耶路撒冷;渠進一步指此姍姍來遲之決定係為落實美國會1995年通過之《耶路撒冷大使館法》,認為此將開啟解決以巴爭端新模式。

4、  國際社會長期拒承認以色列與耶路撒冷歷史連結,係川普承認聖城係以國首都之因:美國「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馬可斯基(David Makovsky)及顧問羅斯(Dennis Ross)認為,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除為兌現選舉承諾外,亦考量以巴長期和平協商未果,尤其聯合國大會長期拒絕承認耶路撒冷與猶太人之歷史連結,上(11)月30日更再度通過決議要求耶路撒冷內穆斯林稱之「崇高聖地」(Haram al-Sharif)之歷史連結亦應受尊重,卻未提及猶太聖地「聖殿山」(Temple Mount),國際社會未正視猶太與耶路撒冷連結,亦係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之理由。

 

 

貳、  各方反映

 

 

 

一、        各國官方立場及回應

 

(一)   歐洲各國

1、  德國總理梅克爾及法國總統馬克宏皆表示耶路撒冷地位應在「兩國方案」下獲致解決:德國總統梅克爾(Angela Merkel)及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皆對川普片面決定將視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表示憂心,並強調耶城地位應在「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架構下(即以色列及巴勒斯坦皆為主權獨立國家)透過和平方式獲致解決。另馬克宏總統更譴責川普此一片面舉措違反國際法及聯合國安理會決議,令人遺憾。

2、  英國首相梅伊指耶路薩冷應為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國共享之首都: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指耶路薩冷應在「兩國方案」獲實踐後為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國共享之首都;川普此舉無助於中東和平,渠亦將找機會與川普就此事交換意見。

(二)   中東各國

1、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稱川普承認耶城係以國首都,無異放棄其和平調停角色: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Mahmud Abbas)就川普承認耶城係以國首都表示,美國此舉無異放棄其和平調停角色,並宣告耶路撒冷係「巴勒斯坦國」永恆首都,阿巴斯發言人盧德納(Nabil Abu Rudeineh)指出阿巴斯將持續與世界領導人對話以對抗川普之決定;另巴勒斯坦世俗派及伊斯蘭教派亦於12月5日發表聯合聲明指出,渠等將號召於12月6日開展為期3日大罷工及午間集會以抗議川普此一宣布,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教育部亦呼應此罷工行動,宣布停課一天並敦促教師及國高中生參與約旦河西岸、加薩走廊及耶路撒冷巴斯斯坦地區舉行之集會。

2、  約旦國王稱川普此舉將影響中東安全穩定、危及美國中東和平進程及犧牲區域人民利益:約旦皇室就川普承認耶城為以國首都發表聲明表示,耶路撒冷係區域乃至世界和平關鍵,一旦「承認耶城為以國首都」將摧毀伊斯蘭世界及美國歷任政府對和平進程之努力,嚴重影響中東安全及穩定,任何有關耶路薩冷地位之決定不應係為達成個人政治野心而犧牲區域人民,且此舉最終獲益者恐將係恐怖組織。

3、  約旦前議長指川普承認耶路薩冷為以國首都係對國際法之藐視且扼殺中東地區和平現狀:約旦前議長阿卜杜拉.馬賈利(Abdul-Hadi Majali)對川普「承認耶城地位」決策表示,約旦人同巴勒斯坦人一樣對川普此一決定感到憤怒,此舉無疑係對國際法之藐視,並扼殺得來不易之和平現狀。

4、  土耳其政府指川普承認耶城為以國首都除將引起區域動盪,亦將傷害耶城多元文化及歷史地位:土耳其政府發言人暨副總理博茲達(Bekir Bozdag) 12月6日 於推特推文表示,川普承認耶城係以國首都,無視歷史及區域事實,係一不正義、短視且瘋狂之舉,無異將區域及世界推入看不見盡頭之熊熊烈火之中。另土國外交部發布聲明說:「我們呼籲美國執政團隊重新考慮這錯誤決定,因這恐導致高度負面的結果。我們也呼籲美國避免未深思熟慮便採取行動,傷害耶路撒冷的多元文化和歷史地位。」

5、  土國總理稱川普承認耶城為以國首都已踩到多數穆斯林國家政策紅線: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指「承認耶城為以國首都」乃多數穆斯林國家政策紅線,且此決議視同再度打擊巴勒斯坦人民權利,埃氏警告土國將不惜斷絕與以色列外交關係,同時呼籲穆斯林及伊斯蘭國家應與巴勒斯坦站在同一陣線,對華府決議抗爭到底。

6、  黎巴嫩及卡達皆指川普此舉嚴重威脅區域穩定,並破話中東和平進程: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表示,川普在耶路撒冷之決定不僅危險,亦嚴重威脅美國身為中東和平斡旋者之可信度,致數十年來之和平進程受到阻礙;卡達外交部長薩尼(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Thani)亦指川普此舉對區域甚至全球穩定帶來嚴峻挑戰。

7、  伊朗譴責美國此舉無疑欲顛覆中東安全及穩定情勢:伊朗官媒報導,伊朗「嚴肅譴責」川普此舉是違反聯合國在以巴衝突之決議,伊國宗教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表示,川普此舉反映美國企圖顛覆中東區域安全及穩定,且為保護以色列安全,不惜展開一戰。

(三)   東南亞及南亞各國

1、  印尼外交部譴責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國首都:印尼外交部長勒特諾(Retno Marsudi)於 12月7日 譴責美國總統決定將大使館移至耶路撒冷的決策,並強調美國此舉不尊重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勒特諾強調,印尼將「永遠與巴勒斯坦站在一起」,指出民主的意涵在於尊重國際法,而川普政府似乎不明白民主的真諦。

2、  馬來西亞稱川普政府決議將有「嚴重後果」:馬來西亞外交部於7日發表聲明,指出川普的決議將「停止所有對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所進行的努力」,並稱此舉將造成嚴重後果,使對抗恐怖主義的行動更加窒礙難行。馬來西亞呼籲各國皆應堅持1967年之前以巴領土疆界。聲明指出,任何承認耶路撒冷或是移動首都的行為,將侵犯到所有穆斯林及基督徒的權益,並呼籲美國必須對此決策重新思量。

3、  新加坡呼籲耶路撒冷地位應透過以巴雙方談話決定:新加坡外交部於7日發表聲明指出,耶路薩冷之地位應透過以巴雙方對話決定,並稱由於耶城地位牽涉複雜歷史因素,任何單方面對於耶城地位進行改變的決議,都將阻礙中東及巴勒斯坦問題的解決進程。另新加坡重申支持「兩國方案」解決以巴問題。

4、  菲國總統杜特蒂表示考慮將菲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以色列廣播媒體報導,川普宣布將美國大使館移至耶路撒冷後,菲律賓總統杜特帝(Rodrigo Duterte)傳訊息向以色列政府表達有意願跟進。另報導指出捷克政府亦表達相同意願。

5、  印度對巴勒斯坦維持獨立且獨立立場,判將不會支持美國「承認耶城地位」之決策: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庫瑪(Raveesh Kumar)7日表示,印度對巴勒斯坦採取獨立且一貫之立場,這亦符合印度自身利益;而根據印度1992年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並於特拉維夫設立大使館,或可判斷印度不太可能支持美國「承認耶路撒冷地位」之決策。另印度總理莫迪亦於上周巴勒斯坦團結日(Palestine Solidarity Day)致函聯合國表示,印度盼巴勒斯坦早日實現主權獨與團結,並樂見以巴兩方能夠和平共處。

6、  巴基斯坦稱川普「承認耶城地位」已違反國際法規範:巴基斯坦總理辦公室就川普「承認耶路撒冷地位」一事發表聲明,稱巴國嚴正關切此事,且此決定已明顯違反聯合國安理會之相關決議,進而破壞全球共識及中東和平的前景;該聲明亦呼籲美國遵守安理會第478號決議。

(四)   日本

1、  日本認應經由談判解決耶路撒冷問題: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於7日記者會上強調,日本希望透過當事國間互信及巴基斯坦的經濟發展以實現中東和平的立場不變,日本將就中東和平議題與美國等關係國緊密合作,當事國間應藉由談判解決問題。

2、  日本外相關心葉門人道問題將更加嚴重: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於6日晚間與沙烏地阿拉伯外交部長朱拜爾(Adel al-Jubeir)進行電話會談,就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首都一事交換意見,河野擔憂葉門的人道問題將更加嚴重,希望透過對話解決問題。

(五)   加拿大

1、  加國外交部重申將持續致力為以巴和平創造條件:加拿大外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表示,川普承認耶城為以色列首都係單方面舉動,加國家不會跟隨美國腳步將該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往耶路薩冷。另儘管加國外交部國會秘書萊斯里(Andrew Leslie)受訪時婉拒對川普此一決定做出評論,惟渠強調加拿大將持續致力為以巴和平創造條件。

(六)   美國

1、  美國駐耶路撒冷領事館出於安全考量禁止雇員前往舊城區及約旦河西岸:美國駐耶路撒冷領事館為避免川普承認耶城地位之舉衍生暴力攻擊事件,禁止雇員前往耶城舊城區及約旦河西岸,同時美國國務院亦要求美國駐全球所有使館加強安全警戒慎防攻擊事件發生。

(七)   中共

1、  中共官媒指川普此舉恐升高中東什葉派及遜尼派對峙局面,同時美國恐再度成恐攻高危險目標:《環球時報》社評指出,中東主要衝突熱點原係什葉派及遜尼派對抗、伊斯蘭國及敘利亞內戰等議題,川普承認耶路撒冷地位作法恐使中東重燃對爭議領土之關注,加以川普此舉遭阿拉伯國家反對,並勢必引起阿拉伯世界民眾不滿,料美國將無法繼續扮演以巴衝突調解者身分,且極端恐怖分子對美國發起恐攻之風險亦將大為提升。

(八)   澳洲

1、  澳洲外長畢紹普(Julie Bishop)稱澳洲無計畫將使館自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

2、  澳洲「猶太復國聯盟」主席對川普政策表示歡迎:澳洲「猶太復國聯盟」(the Zionist Federation of Australia)主席連姆(Danny Lamm)稱欣見川普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連姆呼籲澳洲政府追隨川普腳步,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渠稱川普此舉或將引發爭議,惟渠料以色列及猶太社群不希望造成緊張情勢或衝突。

3、  澳洲「擁護巴勒斯坦網絡」副主席質疑川普決定恐引起更多衝突,惟呼籲巴人透過政治途徑解決問題:澳洲「擁護巴勒斯坦網絡」(Australia Palestine Advocacy Network)副主席達利(Bassam Dally)對川普之決定感到憤怒但不驚訝,渠認這等同併吞(annexation)耶路撒冷,並判將引起更多衝突,但呼籲巴勒斯坦人透過政治途徑解決問題,而再次引起以巴戰爭,渠同時呼籲澳洲政府即使無法表態川普此舉具破壞性(destructive),至少應稱此舉無益現狀。

 

二、       國際學者看法

(一)   川普承認耶城首都地位之舉,無助獲國內民眾支持亦未對美國中東政策產生任何幫助: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兼資深研究員泰爾哈米(Shibley Telhami)12月5日撰文指出,國際評論恆認川普承認耶城係以國首都,係為獲取國內政治支持;惟美國馬里蘭大學11月民調結果顯示,59%受訪者認川普不應偏向以色列或巴勒斯坦任何一邊,且有63%受訪者反對美國將使館由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甚而福音派基督徒中亦僅有53%受訪者支持美國將使館遷往耶路撒冷,且有40%福音派基督徒受訪者反對,顯見川普此舉難獲國內政治支持。就外交政策而言,美國中東政策首要目標為對抗伊斯蘭國及克制伊朗影響力,川普承認耶城地位舉動無疑使伊斯蘭國及伊朗可獲更多民眾支持及影響力,料將打擊美國中東政策目標。

(二)   伊斯蘭各國或將於OIC會議中對美國「承認耶城為以國首都」作出正式回應: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土耳其項目總監艾利札(Bulent Aliriza)撰文指出,「伊斯蘭合作組織」(OIC)外長會議將於12月12日於伊斯坦堡召開,料成員國將於會議期間發表正式聲明,強調耶城神聖性並捍衛其歷史地位,甚至進一步要求美國退出此一紛爭。

(三)   庫許納未了解以巴議題複雜性,令川普忽略渠言行引發之後座力:美國「美國企業研究所」外交及國防政策研究副所長普雷特卡(Danielle Pletka)指出,近期川普總統資深顧問及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正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就確保以巴和平乙事磋商,推動沙國與以色列達成共識並促巴勒斯坦接受新和平協議,然庫許納及沙爾曼恐未深入了解該區域複雜性及渠等作為背後傳達之意涵,致川普亦未深思渠當前宣布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後,可能引發之齟齬及區域反作用力。耶路撒冷除係三大宗教聖城外,亦具重要地緣政治意涵,川普單方面宣布耶路撒冷為以國首都實係缺乏戰略思維之舉。

(四)   川普宣布承認耶城為以色列首都將予以國更大空間管理耶城並致致在耶成之巴勒斯坦人生活更為艱困: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貝爾福中心」(Harvard Kennedy School’s 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博士後研究員格林沃德(Diana B. Greenwald)撰文指出,聯合國雖於1947年賦予耶路撒冷特殊地位,將其置於特殊國際政權之下,並由聯合國管理,然目前耶路撒冷可視為由以色列握有控制權,川普此番宣布將致以色列有更大空間擘劃對耶城角色之規畫,同時恐致在此居住之巴勒斯坦人更形孤立;據估計該區巴勒斯坦人失業率高達50%,且教育程度偏低,貧窮人口較高。另近期在東耶路撒冷已有零星混亂事件產生,未來該區域局勢令人擔憂。

謹按:聯合國安理會於1980年8月通過第478號決議,譴責以色列企圖吞併東耶路撒冷並宣告此舉違反國際法規範,且表示不承認以色列將耶城列為該國首都之決議。美國當時任該案存在根本性缺陷,故拒絕簽署。

(五)   川普「承認耶城地位」決策等於是種佔領伊斯蘭第三大聖地恐致周邊伊斯蘭國家大規模反美:位於加薩走廊之阿茲哈爾大學(Al-Azhar University-Gaza)政治科學教授阿布薩達(Mkhaimar Abusada)認為川普「承認耶城地位」決策等於是種佔領伊斯蘭第三大聖地,另由於阿拉伯國家政府皆困於處理內部問題,包含葉門戰爭及遏止伊朗什葉派之威脅,致現況下多數伊斯蘭國家的反對聲音不易被聽見。此外渠亦預測部分中東北非地區之伊斯蘭國家,包含埃及、突尼西亞、阿曼等將發起大規模反美示威。

(六)   美以領導人數十年來皆選於耶路撒冷會晤,遷美駐以色列大使館至耶路撒冷係合理之舉:美國「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The Washington Institute for Near East Policy)執行長沙特洛夫(Robert Satloff)認為,美國自杜魯門總統1949年承認以色列主權後雖未曾承認以色列或約旦對耶路撒冷之主權,然過去七十年來美國共計5位總統曾於耶路撒冷與以國總理會晤,故搬遷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至耶路撒冷係合理且助落實渠選舉承諾之舉。

(七)   美大使館應遷至西耶路撒冷並重申維持現狀立場:美國「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執行長沙特洛夫指出,現耶路撒冷內古城以西為以色列管轄之西耶路撒冷,古城北、東、南三面則以巴勒斯坦人為主之東耶路撒冷,美國若將大使館遷至東耶路撒冷等同承認該區亦屬以色列,勢將招致巴勒斯坦人及穆斯林反彈,然美大使館若遷至以色列管轄之西耶路撒冷並重申維持現狀立場,則周邊國家種族實無理由抗議。

(八)   川普承認耶城地位有助使巴勒斯坦人理解猶太人建國與大衛城之歷史關係:特拉維夫大學國家安全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雅賓(Amos Yadkin)表示,川普承認耶城地位係一正向且重要舉措,有助巴勒斯坦人理解猶太人建國與大衛城之歷史關係連結。另美國猶太復國組織主席卡萊(Morton Klein)則稱雖有論者認此舉將影響中東和平進程,然過去22年未承認耶城係以國首都亦未使中東和平有任何進展,此時實係承認耶城為以國首都之最佳時機。




 

參、  大陸學者看法

(一)   中東將有重大變局:美國此一承諾意味以巴框架的天平徹底倒向以色列,以巴和談基礎不復存在,巴勒斯坦勢必動手,進而引發中東國家政策表態之連鎖反應。例如伊朗與黎巴嫩可能因立場不同而衝突,進而導致伊朗革命衛隊進入黎巴嫩與以色列戰鬥,導致伊朗與以色列正面衝突。其他國家包括約旦、敘利亞、伊拉克、卡達,還有更重要的沙烏地阿拉伯都將被迫捲入此一政治風暴。

(二)   對中共影響有利有弊:好處在於以巴問題本係影響美國核心利益問題,美國自己引爆中東問題,「中共是否支持美方」將具更大政治籌碼;而面對中東變局,美國若因而無餘力關注北韓,也有助緩解朝鮮半島變局;壞處在於中東變局勢必引發石油價格上漲,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將增加一定的壓力。

(三)   川普外交政策首重中東戰略:川普選前將「打擊恐怖主義」列為外交優先政策,上任後不僅首訪選擇阿拉伯國家,其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更兩次訪問中東地區。儘管外界視角慣以朝核問題為美國外交重點,惟北韓尚難威脅美國國土安全,而中東石油利益及恐怖主義攸關美國現階段國家利益。另當前川普受國內「通俄門」調查及美國最高法院批准穆斯林旅遊禁令等事件影響,趁勢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以打破中東格局,藉此將戰略軸心轉移至中東地區,挑戰俄國在敘利亞議題優勢,並主導打擊伊斯蘭國勢力,避免恐怖主義外溢至美國本土。

(四)   阿拉伯國家無法團結對抗川普強勢主導中東議題:自2011年起,巴勒斯坦問題邊緣化、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兩大陣營對立導致阿拉伯國家分裂加劇,故川普刻意將區域問題複雜化,使以色列更受中東國家孤立及巴勒斯坦內部分裂加劇(阿巴斯及哈瑪斯陣營和解恐破局)。而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正於中東地區訪問,加上近日羅斯福號航母進駐波斯灣,判持續分裂對抗之阿拉伯國家恐難團結對抗川普強勢主導中東議題。

(五)   川普此舉有違美國傳統中東政策:美國傳統對中東採取「平衡戰略」,雖然立場上較偏坦以色列,但實際作為則考量在各勢力之間找尋平衡點,以求取美國最大利益。川普這次片面宣佈承認耶路撒冷係以色列首都,已完全打破美國傳統對中東的「平衡政策」,惟此種出人意料的決定,卻反應川普不可測的一貫政策風格。

(六)   川普似藉此刻意區別歐巴馬時期外交路線:歐巴馬執政時期對外強調「重返亞太」,並主張將美國戰略能量從中東撤出;而川普態度向來「鄙視」歐巴馬各項政策,既然歐巴馬推撤出中東,川普就要美國重返中東,承認耶路薩冷為以色列首都,除表示自己政策有別於歐巴馬外,更係以大動作宣示,美國將強勢干預中東區域事務。

(七)   美國以此舉平衡俄羅斯在此區域影響力日增:近年俄羅斯勢力在中東影響力日增,俄羅斯透過參戰主導敘利亞,在此區域影響力漸具優勢,美國這次以承認耶路薩冷為以色列首都,是一猛藥,要中東各方勢力角力重新洗牌。

(八)   未來美國恐陷入中東、亞太兩線作戰窘境:川普雖然不提「亞太再平衡」,惟渠實質對亞太之作為,卻與歐巴馬無太大差異,換言之,美國在亞太以防範中共崛起為重心,而今川普重新強勢介入中東事務,勢引發中東地區不穩定的後續效應,判未來將使美國更難抽身,受中東掣肘,使美國陷於蠟燭兩頭燒的中東、亞太兩線作戰窘境。




 

肆、  未來影響及情勢發展研判

一、        川普承認耶城為以國首都恐加劇以國與周圍國家緊張關係並危及美國中東和平政策進程:「美國中東計畫」會長李維(Daniel Levy)12月6日撰文分析指出,川普此舉或有助挽救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因涉貪而低迷之聲望,惟卻將加劇以色列與周圍國家緊張關係,並使基進主義及極端主義團體更易招攬新血,衝擊美國作為以巴衝突調解者角色地位,並影響美國中東和平政策進程。

二、        川普承認耶城首都地位恐衍生耶城內外暴力事件,並影響美國與阿拉伯及伊斯蘭國家合作計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主席哈斯(Richard Haas)12月7日撰文表示,川普承認耶城首都地位,稱欲藉此解決過往調解以巴衝突難有所得之中東政策,惟過往以巴衝突調解未有成果係因以巴內部乃至雙方差異不和所致,川普承認耶城為以國首都不僅對促成以巴和解沒有效果,更可能促使在中東地區較為平穩之耶城治安情勢惡化,衍生耶城內外暴力攻擊事件。另川普此舉亦可能影響美國與阿拉伯及伊斯蘭國家合作之計畫。

三、        川普「承認耶城為以國首都」恐促合理(法)化以色列於約旦河西岸之非法屯墾區:川普「承認耶路撒冷地位」之決策為華府外交政策中「粗心大意」之作為,因為該決策將使美國喪失以巴談判中的其中一項籌碼;另「承認耶城地位」在程度上亦是進一步將以色列於約旦河西岸之非法屯墾區合理(法)化之作為。

四、        川普承認耶城為以國首都之舉措或提升美朝開戰風險:川普宣佈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指示國務院著手準備將大使館自以色列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顯示渠有意塑造自身為敢作敢為、果斷運用美國力量之總統,故針對渠反復提及軍事選項為解決朝核問題手段之發言,恐亦不可等閒視之。

五、        川普展現兌現競選承諾之魄力,或有助臺灣提升臺美實質關係:川普承認耶路薩冷反映渠開始逐步兌現競選承諾,不害怕挑戰美國傳統外交政策,而鑑於川普於競選期間及勝選後對臺態度友善,我可藉此機會積極與美方接觸,提升臺美關係,包括詢問來臺設館之可能性及時間表。

六、        川普承認耶城為以色列首都恐引發中共憂慮:川普承認耶城為以國首都或將引起北京對未來美國是否將循例在臺北設置大使館或提升「美國在臺協會」等級之疑慮。

 

編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遠景基金會之政策及立場。
回頁首